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消费专题>>珠宝频道>>珠宝要闻>>

海洋珍宝砗磲掀起收藏热 价低或为人工合成

2013-05-24 10:33:42 网易

    上周,知名珠宝公司哈利·温斯顿(HarryWinston)在日内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2670万美元的高价购得一颗101.73克拉的无瑕疵钻石。而在刚刚落幕的深圳文博会现场的海南馆内,展示和销售砗磲的柜台前长时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有业内人士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早已将“砗磲科所有种”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护,对其国际贸易加以管制,只有人工养殖的才能进行交易。而现在市面随处可见、价格超低的成品有可能只是普通贝壳或人工合成,消费者在选购时须特别注意。

    大型雕件价格上万元

   据悉,目前世界上较为常见的砗磲有9种,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间或礁内,在我国的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海域也有出产。

   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海南籍的潘小姐向记者秀出了自己佩戴的砗磲项链及手串,乳白色的珠子直径在20毫米左右。

   在刚刚落幕的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上的海南馆内,许多海韵十足的特色工艺品都备受与会者关注,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砗磲了。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深海有机物质被开发成各式各样雕件、摆件和首饰,触手生凉、质感也比某些中低端的玉石要好。参观者纷纷解囊购买:“最便宜的手串也就百十来元,自己买两条玩玩,再拿一些回去送亲戚,也挺客气的。”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砗磲被誉为“佛教七宝”之一,其实是一种有机宝石。在古代,二字写作“车渠”,其实就是指贝壳的外形有点像车轮的外圈,通常呈白色或浅黄色,壳体光滑,厚达数寸,是由外层角质层、中层稜柱层和内层珍珠层三部分构成。

   如今,砗磲的大型雕件售价均在数千元至上万元,某些原贝因其天然造型奇特,更是身价倍增。而一个好的贝类工艺师,一个月的收入仅工资就有1万至1.5万元。

    保护:科学发展养殖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砗磲生长缓慢、捕捞量却较大,无度开发利用或使加工业难以为继。“原产地最好大力发展人工养殖业,建立保护区,并适当提高加工业的门槛,遏制某些加工厂囤货居奇的现象,以免次品充斥市场,应多出精品。”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