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消费专题>>聚焦“速成鸡”事件>>新闻评论>>

“速成鸡”在中国为何变味?

2012-12-20 16:54:13 第一财经日报

   肯德基“速成鸡”曝光后,很多人声援速成鸡,包括不少专家都说,40多天速成鸡在国外非常普遍。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同样是肯德基采用的四十多天养成的速成鸡,到了中国却变味了。

  在中国,速成鸡是与抗生素、激素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养鸡用药在中国已经形成一道隐秘的产业链,成为众多药企一块巨大的收入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专家朱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国内,同样45天的速成鸡会被喂养很多抗生素,这在国外却是很少见的。朱毅称,我国规定了饲料使用的药物添加剂的使用种类及范围,但违规添加却大量存在。以此次央视曝光的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养殖中添加的一些违规抗生素,无论是用量、种类、以及用药方式(规定上市前七天停药)都出现违规。

  据了解,抗生素等药物费用使用占据农户养殖大量成本,但是农户却依旧大量使用,这在欧美是不常见的。

  朱毅以及另一位专家指出,养殖水平低,缺乏规模产业化养殖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大量养殖户都是农村小型养殖场,对养殖技术不懂,为了让鸡快速生长以及防止生病,大量乱用抗生素,这个过程,养肥了大量抗生素生产商以及药物销售人员,他们长期以促生长以及防止病害等理由鼓动养殖户大量购买抗生素,养殖户养殖技术有限,无法对用药的种类以及数量进行判别,因此滥用、错用现象充斥着中国大量养殖场。

  事实上,药企与养殖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是表面原因,问题的根源则在于我国对于动物养殖中抗生素的监管。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首先,我国抗生素管理不严,养殖户可以轻易获得各种抗生素;其次,监管不严格。朱毅表示,我国检测比例很少,对市场起到的威慑作用很弱。

  在国外却是另一番景象。同样是45天速成鸡,欧美对饲料用药有着严格的规定,不仅对抗生素的使用比我国严格很多,对抗生素的监管、市场检测都比我国严格。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出口欧美的禽肉鱼肉等因为抗生素不达标被退回,这些肉最终流向了国人的餐桌。

  不仅如此,朱毅告诉记者,国外,养殖户可以使用的抗生素很少,并且,欧美对抗生素销售有着严格的限制,一般养殖户很难获取抗生素;其次,欧美对市场的检测力度也远高于我国;最后,欧美主要靠规模化养殖,以养鸡为例,欧美都是数十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技术远高于我国零散的作坊式养殖模式。通过多个层面监管,以及规模化养殖,欧美的肉类抗生素含量几乎很少。

  因此,同样是速成鸡,此鸡并非彼鸡。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