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消费专题>>珠宝频道>>珠宝要闻>>

佳翠珠宝

2012-04-20 09:09:03 和讯

   他曾月入数十万元,身居大公司要职,名车代步,很年轻就功成名就;也曾遭遇挫折,数百万家产丧失殆尽,为省钱只坐没有空调的大巴。

   陈先西,我国翡翠镶嵌行业“教父”级人物,最早提出翡翠时尚化、品牌化,并执掌翡翠镶嵌“牛耳”。然而,陈先西的创业故事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品尝过成功和失败后,陈先西有何创业感想?

   瘦高个、鹅蛋脸的陈先西谈锋犀利,坦诚而睿智。“翡翠镶嵌在10年前是属于工艺高、利润低的行当,被同行轻视。我是最早涉足镶嵌行业的并打下了坚实基础。”陈先西开门见山地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陈先西被深圳某大公司猎头看中,重金聘请加盟。随后,他利用该公司良好的平台,在深圳陆续开了20~30家翡翠专卖店,月入数十万元。不到30岁,陈先西成为深圳最早的一批百万富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2003年前后,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外销停滞,国内又是假货横行,消费乏力,翡翠镶嵌生意一落千丈。

   “最差时订单只有同期的两三成,工厂员工60人裁剩到20人。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几百万家产逐渐投了进去。私家车卖掉了,就坐公交车,而且还要坐没有空调的省钱。”陈先西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语气哽咽。他说,当时,心里落差很大,没脸见朋友和父母,整整两年不敢回老家。

   黑暗总在黎明前。2003年,全球经济复苏,陈先西看到珠宝集聚基地初现雏形,就跑到翠竹这边接单加工。“做翡翠镶嵌,设计是灵魂,比如说一个简单的观音佛像,我们能用设计放大优点掩盖瑕疵,将产品价值最大化。”陈先西说。

   2005年,佳翠凭借专业加工,在业内名气越来越大。“以前我们年产量是5000件,但现在我只要求3000件。必须要保证质量,做出精品。”陈先西对记者说。

   2007年,佳翠进驻金丽,生意向全国铺开。陈先西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主要服务内地珠宝企业,为他们穿衣戴帽。几乎全国所有中高端珠宝城都会有我们加工的产品销售。”(何鑫)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