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闫漪 通讯员吕小红
今年“3•15”期间,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黄金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面向广大消费者开展了为期5天的珠宝饰品免费检测活动。记者昨日获悉,在此次活动中,该站为消费者免费检测珠宝饰品共计2659件,合格率为89%,质量咨询人数504人次。检测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的珠宝首饰质量逐年有所提升。
在“3•15”期间,唐山市质监局黄金宝玉石质检站来到纪念碑广场、乐亭县金达金店、五洲金行等大型商场进行零距离的质量跟踪,并向消费者现场提供免费检测及质量咨询、珠宝知识宣传等服务。检测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的珠宝首饰质量逐年有所提升。据该站站长周晓玲介绍,今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对玉石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觉得“玉”就是指“和田玉”;二是外出旅游购买珠宝首饰质量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展销产品问题多。
在免费检测活动中,很多消费者觉的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周晓玲表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玉的种类很多,如翡翠、软玉(和田玉)、玛瑙、岫玉等。在“玉"这个大家族中还分有高档玉石和低档玉石,所以大家应该清楚自己要买哪种玉石,更不能说是玉的就买。比如把一块石英质玉石当成和田玉买了,价值相差甚远。
在免费检测活动中,外出旅游购买的珠宝首饰质量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云南购买的翡翠居多,质量问题比往年略有所下降。此外,消费者到境外旅游购买的珠宝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合成宝石当成天然宝石购买;低档宝石当成高档宝石购买等。
每年都有来唐山展销各种产品的展销会,其中也有珠宝玉石的展位,这些卖家大多来自外地,没有固定的地址,而且展销几天就走,没有质量保障。没有经验的消费者很容易买到假货。在这次免费检测活动中,该站发现好多以假乱真的东西,如表皮染色的软玉(和田玉)冒充籽料;染色石英质玉石冒充翡翠;脱玻化玻璃冒充软玉(和田玉);骨制品冒充象牙、珊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