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2010年5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出市面上热销的紫砂煲,其紫砂内胆不含紫砂,只是普通陶土加化工原料染色而成。自2000年国家对已近枯竭的宜兴紫砂矿封禁后,紫砂制品价格陡升,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市面上不少紫砂制品原料换成了类似紫砂泥的陶土。这些几元到几十元的陶土内胆,经过厂家加工包装,成了“天然养生”的紫砂煲,以每个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伪紫砂煲的危害:用真正紫砂煲煲粥炖汤最大的好处在于能使食物的营养成分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对人体的健康有利。伪紫砂煲不具保健功能。最让市民担心的是,这些以田土为主的伪造原材料是否会分解出有毒元素,危害人体健康。
专家认为,一般陶土、瓷料对人体伤害不大,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格,产品掺杂了有害杂物,就会威胁人体建康。
细辨别真假紫砂:
第一步观其色。紫砂色彩丰富,除了比较多的如栗紫以外,还有红紫、褐紫、黛紫等,其他地方的所谓紫泥烧出来的成品颜色单一,一般均呈橙色,细看有一种黄泥在内的感觉。
第二步用手摸。紫砂土内含相当比例的砂质,摸上去手感舒适;非紫砂土做的制品,看起来光滑,但手感是涩腻的。
第三步听声音。紫砂经人工制作,泥坯经过多次捶击,挤压,再经多道工序,烧成后敲击的声音比较清脆,泥料未经挤压也没经过艺人用手推、捏、摸、顺、刮等手工工艺,因此缺少情韵,敲起来声音会发闷。第四步看价格。紫砂因泥料比较昂贵,且制作程序繁多,商品的进货价格也比较贵。
后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0年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事件,绝不仅此几件,那阴魂不散的三聚氰胺,以及新近发生的垃圾火锅、漂白蘑菇、蜂胶造假事件,都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也折射出食品领域问题花样不断翻新。
盘点上一年的问题,并不是想揭露谁的短处,而是想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更加安全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