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标准天地>>

国际标准《茶叶分类》发布

2023-04-20 14:43:12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记者 李 辉)4月18日,由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以下简称国际标准《茶叶分类》)发布,标志着中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正式成为国际共识。这是中国在茶叶标准国际化领域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1979年,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提出将茶叶分成绿茶、黄茶、黑茶、青茶(乌龙茶)、白茶和红茶6个大类。这一分类方法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未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

自2008年我国成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来,宛晓春教授作为中国茶叶专家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与专家团一起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委会积极推动国际茶叶标准的制定。通过多年努力,宛晓春团队在我国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GB/T 35825-2018《茶叶化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来自印度、英国、德国等不同国家的茶叶技术专家,按照ISO标准制修订规则协商制定了国际标准《茶叶分类》。

记者了解到,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红茶(传统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碎绿茶、抹茶)、黄茶(芽型、芽叶型)、白茶(芽型、芽叶型)、青茶(乌龙茶)、黑茶(普洱熟茶、其他黑茶)六大类,同时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如做形、闷黄、渥堆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关键工序名词。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标准《茶叶分类》是由安徽牵头制定的关于茶叶方面的首个国际标准,是安徽高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该项国际标准的发布对提升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促进茶产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 ...

  • “圳品”的品质为何越来越好——深圳 ...

  • 服务发展硕果累累 踔厉奋发再谱新篇 ...

  • 千年闽茶出海忙

  • 内蒙古:邀请各界代表现场“点”“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