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计量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引擎作用
——解读《关于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
□ 本报记者 史玉成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企业计量能力进一步提升,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企业计量能力的强弱,体现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我国高度重视企业计量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陆续开展了“工业计量标杆示范”“优化计量 提质增效”以及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等活动,并出台了计量服务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强化计量政策和技术服务。
近年来,企业计量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计量基础能力稳步提升,计量在服务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快,计量在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技术能力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创新能力散而不强等突出问题。
此次《指导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企业计量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聚焦我国企业计量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明确了提升企业计量意识、规范计量活动、提升计量能力、优化计量政策环境的目标;聚焦计量在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路径,积极引导各方重视企业计量工作,不断提升企业计量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
《指导意见》围绕提升企业计量能力,从强化企业计量能力建设的主体地位、做好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支撑服务、优化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政策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企业计量工作思路和重点。
作为企业计量能力建设的主体,各企业该如何做,《指导意见》也有明确要求。一是全面加强企业计量管理。明确企业计量管理职责,创新计量管理手段,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企业计量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计量法制性要求。二是合理配置和应用计量资源。企业应当结合当前存在的计量能力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计量测试需求,合理确定计量工作重点,保证计量投入,确保必要的计量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建立动态更新的计量器具配备清单,制定计量器具作业指导书、使用手册等。三是积极培育企业计量创新能力。鼓励企业集中力量开展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计量技术创新和攻关,力争在支撑产业链运行的计量技术瓶颈上取得新突破、多出新成果,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核心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强化企业计量数据积累与应用。企业应当加强计量数据的积累,对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过程的计量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开展计量数据分析研究,推动企业生产控制过程改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智慧计量体系建设,加强计量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
为做好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支撑服务,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两部门将着力从构建企业计量科技创新生态、打造企业计量协同发展平台、提升企业计量技术服务水平、加强企业计量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如加大对企业计量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独立或与有关主体联合承担计量类重大科研项目;加大产学研用计量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加强企业急需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研制;鼓励计量技术机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有条件的企业加入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建立企业计量供需对接平台。又如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能力;推动各级计量技术机构最大限度缩短为企业提供型式评价和计量检定、校准、测试的服务时限;支持企业、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行业学协会等共建一批计量人才技能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企业首席计量师、计量工匠等人才制度。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积极开展企业计量调研,及时掌握企业计量情况,分析企业计量需求,解决企业计量实际问题,切实保障企业计量工作落地落实。同时加大对第三方专业计量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推动形成促进企业计量能力提升的服务业态和市场化服务机制。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