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标准天地>>

冷空气吹来“热学问”——气象标准化系列报道之三

2022-11-10 14:49:15 中国质量报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润梅

立冬之后,内蒙古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普遍迎来较大幅度降温,家住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的牧民达西,正在着手给蒙古包换上“冬装”。

降温降雨,也成为近期全国天气的主题词。“冷空气的到来将会把北方前期偏高的气温拉至偏低状态,北方多地气温将会降至近期的低点。”中央气象台气象服务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受冷空气和台风“尼格”共同影响,近日华南沿海也将有较强风雨,福建、广东、江西南部等地降雨增多。

提及冷空气,多数人对其了解停留在“降温”层面,殊不知,冷空气里也有“大学问”。据中央气象台气象服务室技术总师王维国介绍,国家标准《冷空气等级》(GBT 20484-2006)按照24小时、48小时、72小时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将单站冷空气过程从弱到强依次划分为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4个等级。气象行业标准《冷空气过程监测标准》(QX/T 393-2017),则按照24、48、72小时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将单站冷空气过程从弱到强依次划分为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3个等级。

在冷空气中,为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最大的莫过寒潮。“并不是所有冷空气都是寒潮,寒潮可以说是冷空气中的‘王者’。”王维国表示,在气象学意义上,寒潮有严格的“门槛”。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根据冷空气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可以称之为寒潮。不过,受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各地寒潮标准也有所不同。

事实上,寒潮并不总是出现在最冷的时候。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寒潮预警数据显示,我国近11年来11月出现寒潮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王维国解释称,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础温度比较高,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出现明显升温,而这种先升后降非常容易形成“断崖式”降温,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

“寒潮是一种大型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会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和人体健康都有较大影响。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警后,公众需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全力保证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昭通威信:“扎西瑶鸡”变身致富“金 ...

  • 第五届进博会掠影

  • 充分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

  • 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质量为 ...

  • 中检上海携手得物App开展全方位鉴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