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强国复兴有我——云南市场监管这十年】强提升 促发展 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发展成绩斐然

2022-08-19 11:22:3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十年来,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事业迅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今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划了全省未来15年知识产权工作方向。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能力不断加强。通过开展“护航”“铁拳”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和执法检查,有力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十年来共查办各类专利违法案件2290件,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9342件。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不断完善。中国(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营;搭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平台,获批设立中国(云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部门与法院建立专利民事纠纷司法审判与行政调处衔接机制,与海关合作开展进出口商品知识产权保护。建成泛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多个区域行政执法协作机制。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提高

知识产权强国试点示范建设有力推进。截至目前,认定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430家(国家级70家),确定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33家(国家级4家),昆明市官渡区等23个县(市、区)确定为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县,昆明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玉溪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成效明显。“一种轨道几何参数单弦测量系统”专利获中国专利奖银奖,在国内外实现经济效益26亿多元;获评中国专利奖优秀奖52项。组织4届云南省专利奖评选,评选出获奖发明专利200项;对147个专利项目予以转化实施,平均企业年收入增加2600多万元。昆明市被国家确定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5亿元。

助力乡村振兴成果斐然。实施地理标志促进工程,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达36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20余万人。2020年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中,普洱茶以品牌价值662.46亿元和品牌强度900的实力,名列第7。

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得到凸显。与建设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签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中国银行省分行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昆明市、玉溪市成为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十年来,全省商标、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80.49亿元。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明显加强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云南业务受理窗口”服务资源整合,实现了专利、商标“一窗通办”。截至目前,全省有15个州、市设立了商标受理窗口,拥有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各1个,完成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备案26个,形成惠及全省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

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年来,共审核各类创新主体提出的专利费用减缴申请5.28万个,审核推荐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绿色通道3000余件,资助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领域的授权专利2.55万件,资助金额2372万元。积极推广专利、商标电子申请,云南省专利电子申请率年均达99%以上,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累计培训5万多人次,不断提高知识产权队伍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人才认定工作,全省有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2名、高层次人才49名、实务人才92名。设立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昆明考点,合计支持197人取得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证。目前,全省有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5所、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64所。每年组织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效。

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十年来,云南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全社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项知识产权指标显著提高:

专利。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0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2件,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7.63倍和7.47倍。

商标。全省有效商标量达59.27万件,居全国第18位,较“十一五”末增长12.25倍;通过行政认定途径,获驰名商标认定129件。

地理标志。全省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336件,较“十一五”末增长16.68倍;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4件,“文山三七”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互认名录,受欧盟保护。(供稿:云南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苏尼特 ...

  •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福州检验一 ...

  • 湖北特检院宜昌分院检验人员迅速完成 ...

  • 河北省大城县市场监管局近期组织开展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加强对麻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