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切实做好新学期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广东省韶关市市场监管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强化组织,统筹部署
开学前夕,广东韶关市市场监管局统筹部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2021年秋季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就食品安全监管、疫情防控、“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应用、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等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督促各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监督检查,督促落实
9月3日,广东韶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陆伟杰带队前往北江中学、韶州中学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求校方及食堂方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广东韶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陆伟杰带队前往韶州中学检查学校食堂后厨食品安全情况。黄秋虹 摄)
开学前夕,在广东韶关市市场监管局工作指导下,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秋季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积极督促学校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做好以下方面:
严格加强从业人员卫生、就餐场所卫生、餐用具的洗消管理,严防疫情经餐饮途径传播扩散。
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行为,做到烧熟煮透食品、分开存放生熟食品、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配送食品等。
彻底清查上学期末留存的库存食品,对过期变质的应作销毁处理,杜绝使用劣质腐烂食材。
下载注册“食安快线通用版”APP,积极参加培训考核,全面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提高食品安全消费意识,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以及禁止加工制作、外购三明治等高风险食品。
不用五指毛桃等中药材煮汤,避免误采误食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
严禁使用超过有效期和腐败变质的湿米粉。
截止到9月3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98人次;检查学校食堂228家,向学校供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3家,学校周边餐饮单位119家,食品销售单位189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已整改完毕。同时,利用韶关阳光餐饮智慧监管系统对学校食堂网上巡查150次,发现问题50个,发出整改通知书18份,已整改完成10家,其余正进一步整改当中。
(浈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查看学校食堂台账信息。邱永锋 摄)
(武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查看幼儿园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并做入园体温检测信息登记。杜丽圆 摄)
(曲江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学校食堂加工制作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廖恒荣 摄)
(乐昌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校园食品销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包文凯 摄)
(南雄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幼儿园食堂进行监督检查。陈小芳 摄)
(仁化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查看食堂台账信息。朱东阳 摄)
(始兴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学校食堂台账记录。邹兰 摄)
(翁源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罗俊华 摄)
(新丰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从业人员完成“食安快线通用版”培训考核。陈文礼 摄)
(乳源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库存情况。叶丽云 摄)
持续发力,保障安全
接下来,韶关市场监管系统将继续对辖区所有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大中专院校食堂、为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实行全覆盖专项检查,并充分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提升原料溯源把关、设施设备管控、人员行为纠偏管理,全力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广东省韶关市市场监管局 黄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