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检验检疫>>云南省>>

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2014年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情况

2015-02-28 15:15: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5年2月12日,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局2014年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情况。

   2014年,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主动改革创新,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积极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全年共受理报检60.38万批次,货值99.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99%和11.91%;检疫查验出入境人员2065万人次,交通工具202万(辆、架、艘)次,同比分别增长14.3%和
48.32%。

    云南检验检疫局通过严防口岸疫情疫病传入传出和严把进出口产品质量关保障国门安全。

   认真抓好埃博拉、登革热、恶性疟疾、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加强口岸查验和现场检疫,开展5种疫情的快速检验,有效防止了疫情传入传播;严厉打击边境非法入境动物产品行为,口岸截获非法入境动物2.96万头(只),动物产品262吨;加强边境疫情疫病监测和风险分析,扎实开展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本底调查,特别是在临沧清水河口岸监测发现埃及伊蚊,及时发出预警通报,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得到了云南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全年,从入境植物及产品中,截获有害生物504种、10547批、14548次,同比分别增长76.84%、30.95%和20.31%,其中,在全国质检系统首次截获并确认的有害生物18种,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5种。传染病监测及健康检查40211例,同比增长6.6%。

   以边民互市出口商品为重点,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工作,查处违法案件20件,涉案金额112.31万元;加强部门合作,强化进口医疗器械执法检查,完善进口汽车后续检验监管机制,维护消费者权益;开展边境进出境食品专项调查和专项整治;开展进口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采集和评估,上报进口锰矿、铁矿等不合格案例信息191条;对340家出口食品备案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和HACCP认证联动监管,发现问题679条,并及时督促企业进行了整改。全年,共检出不合格进出境货物9828批次,货值6.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46%和17.7%。不合格的产品:进口主要是植物和植物产品;出口主要是植物产品、食品、机电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品质缺陷、农残超标、携带有害生物、货证不符等。

    云南检验检疫局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到国家质检总局对南博会、昆交会及云南烟草、昆明轻轨、中石油炼油项目的多项优惠政策,出台促进云南外贸稳定增长的11条措施。目前,云南省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考核验收的进境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有5个,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有3个,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有1个;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立项建设的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有1个。严格执行国家减免收费政策,共减免收费4253.82万元;签发优惠原产地证金额同比增长28.61%,企业可享受进口国减免关税约5994万美元。

   二是通关便利化和特殊开放区域改革稳步推进。争取到国家质检总局支持云南特殊开放区域建设的5条优惠政策,制定实施一揽子方案措施,促进通关便利化和特殊开放区域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西南六省直通放行和无纸化通关,与广东、深圳、珠海局建立了通关合作和执法联动机制。新增91家直通放行企业,共107家企业享受直通放行政策。积极推进关检“三个一”通关模式改革,全省口岸实现“一单两报”。云南电子口岸大通关服务平台检验检疫一期项目通过验收,为实现“三互”和“单一窗口”模式奠定了基础。推广通关单无纸化联网核查工作,简化通关手续,间接缩短通关时间17.8万小时,减少费用840.5万元。

   三是积极扩大周边国家输华农产品检疫准入范围。落实国家“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结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云南扩大外贸的需要,主动开展缅甸大米、玉米和老挝印奇果输华风险分析工作,高质量完成风险分析报告,并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评审。201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与缅方正式签署缅甸大米、玉米输华植物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缅甸大米、玉米首次获准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为云南扩大对外贸易开辟了新的渠道。

   四是力促云南优势特色产品出口。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备案基地建设,建成7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面积85万亩,位居西部前列;出口茶叶、蔬菜备案基地和水果果园408个,面积94.46万亩;出口加工用动物备案养殖基地98个,供港活羊注册场1个。降低抽检比例,实施动态监控,促进鲜松茸出口1924批,946.392吨,5670.71万美元;帮扶罗非鱼产品出口,货值增长74.7%;出口蔬菜及制品15988批次,42.4万吨,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4.4%、15.2%、15.7%;出口茶叶644批,7486.79吨,6802.60万美元;开展出口茶叶基地农残、重金属本底调查,提出茶叶中蒽醌超标问题解决方案,为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应对香港《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帮助云南供港蔬菜种植基地顺利通过香港食环署检查;办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事项153件,目前,全省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书的企业共400家,其中获国外注册企业共10家,有1家公司获得了美国FDA注册,实现了云南省高值高风险即食食品,对国外注册“零”的突破。

    云南检验检疫局改革创新加快职能转变。

   一是积极推进法检制度改革,提升监管效能。强化风险分析,全面实施一般出口工业品分类管理,提升监管效能,云南化工产品首次直接从广西防城港口岸出口。与广东黄埔局合作,搭建跨区域烟草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监管新模式。推进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试点,改进和规范监管。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动实施进口矿产品检验第三方结果采信,转变监管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法检目录外商品监督抽查,完成率达335%,获得云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质检总局通报表扬。

   二是积极构建“放、管、治”质量提升格局。在“放”方面,依法依规取消和调整进口旧机电产品备案等4项行政审批项目,简化进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备案许可前置条件,对部分出口卷烟实行免检。在“管”方面,推广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加强动态监控和事中事后监管,推行采信企业自我申明和第三方检测结果模式,探索出口农产品分类管理,缩小出口种苗花卉除害处理范围,降低出口特色农产品抽检频次和比例;推行边贸“全申报、全备案、可追溯”,实现边民互市进出口商品电子化管理。在“治”方面,积极参与“质量兴省”活动和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扎实开展“质量月”、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发挥松茸商会等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加强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建立边境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形成质量安全工作的内外合力。

   三是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提供高效服务。落实国务院推进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部署要求,先行先试,完善全局实验室规划布局,在5个分支机构设立技术中心分中心、3个分支机构设立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启动对11个分支局41个常规实验室的规划整合,构建一体化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地方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将技术中心纳入省政府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在做好执法保障的同时,拓展社会服务。目前,我局技术中心检测项目参数由原来的1444项扩增到了2918项,新增1474项。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