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广泛流行。据记载,于40年代本病曾传入我国上海、福建、汉口、广东等地,并发生流行。1978年本病在广东省佛山市发生流行,近十年来疫情在广东、海南省迅速蔓延,波及广西,全国累计病例60多万例。
病因
登革病毒系黄病毒属病毒,分四个血清型。
传播方式
通过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传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潜伏期
登革热潜伏期3~8天。
临床表现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骤然起热,之后表现出全身症状,有时会出现皮肤斑疹。因为登革热能够导致严重的肌肉疼痛,所以还有“断骨热”之名。起发热呈双相热(如发热呈两次独立的发作或两个波)。多数患者在数天之后康复。
登革出血热呈急性发热,继之出现由血小板减少所导致的其它症状,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出血表现。
一小部分登革出血热病例继之出现登革休克综合征。表现出严重的低血压,需要紧急治疗以纠正血容量减少。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40-50%的病例会死亡。如果及时治疗,病死率为1%或更低。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