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物品编码>>

单志广:非再造实整合

2014-07-02 10:14:26 中国质量新闻网

非再造实整合

——访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

    本刊记者赵建萍

   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现已风靡全球,而智慧城市究竟包括哪些丰富内容?为何要建设?我国是应随大流速度建设,还是应冷静等待时机?自动识别技术与智慧城市将是谁成就谁?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

   单志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发展政策、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计算机网络。

   他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指导专家,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员,科技部“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组成员。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完成多项国家重要信息化规划文件的研究起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3篇,出版著作3部。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智慧城市在何种背景下提出,包含哪些丰富内涵?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以下简称单志广):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迅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就相继启动和开展了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泛在城市等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行动。

   就智慧城市的概念而言,我认为,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普惠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为宗旨,是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智慧城市的概念表征了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与人类城镇化进程相叠加而产生的以城市为核心的智慧化演进过程,代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这种发展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特别是当前对于我国而言,智慧城市的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融合。

    记者:请就国外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实践,分析其呈现的特点?

    单志广:从实践上看,国外提出的Intelligent City(智能城市)、SmartCity(智慧城市)理念重在对“物”的管理,重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城市运行管理的综合集成,推广其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国外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技术试验、区域小范围或城市局部地区试点、行业特色应用为主。例如,美国的智慧城市计划主要涵盖高速宽带发展计划、联邦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智能电网等三部分核心内容,从而实现对外保持世界竞争优势地位,对内拉升提振本国经济。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以“绿色”为主题,以实现“智能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为目标,重点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交通、建筑、医疗等民生服务领域的作用,支持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从而提升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日本、韩国在数字化城市(e-City)和泛在城市(U-City)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智慧城市(i-City)的内涵。

    记者:请谈谈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度和整体发展情况。

   单志广: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开始规划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9月,我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241个地级市、51个县级市均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总数达到311个,占县级及以上城市的47%。东部九省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及以上城市82个,其中地级城市中人均GDP8000美元以上的超过一半。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和信息化水平先进城市的发展共识,已成为众多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都分别从政策制定、技术研发、试点示范等不同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智慧城市本质上属于地方事权。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目前有多个中央部门都在根据自身职能开展智慧城市相关工作,这种各部门分头推进的做法往往缺乏统筹协调与衔接配合,思路做法不一,标准规范各异,试点示范政出多门,容易造成地方城市无所适从和盲目建设,不利于形成政府部门支持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合力,也不利于科学引导地方建立智慧城市的统筹协调机制。而且,我国各类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和城市治理程度有很大差距和差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还将继续存在,我国当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条件,只能支持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城市先进行试点。因此,当前亟待发布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有关指导性文件,从国家层面加强统一规范和宏观引导,统筹研究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制定政策措施,统一制定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安全保障策略,完善智慧城市评估办法,组织开展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是什么?智慧城市的建成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单志广: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还是传统的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没有彻底解决好的老大难、硬骨头问题,也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步入深水区后正在面临和必须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具体包括:信息依据类别、行业、部门、地域被隔离;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被割裂和遗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被限制,这里既有大数据处理滞后等技术障碍,也有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等体制弊端给信息开放共享和业务协同带来的制约与瓶颈;信息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不高。

   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另起炉灶。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不是大量开工建设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而是必须基于现有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基础,科学处理好已建系统、在建系统、将建系统之间的统筹衔接关系,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数据开放与融合、信息交换与共享,进而实现信息与智慧决策的融合,从根本上促进实现政府部门的协同共享、行业的互动协调、城市的精细化运行管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强化智慧城市的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第二,要推进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深化应用。第三,要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第四,要完善智慧城市的投入机制和管理制度。

   智慧的本源在于信息的便捷流通、充分共享、深度加工与高效利用。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全面感知、高效互联、深度共享、智能应用。

    记者: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成熟对于智慧城市的建立起着怎样的作用?

   单志广:智慧的本源在于信息的便捷流通、充分共享、深度加工与高效利用。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全面感知、高效互联、深度共享、智能应用。因此,自动识别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利用传感器、RFID、摄像头、二维码、GPS等泛在化设备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提供透彻的感知能力,对于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感知能力和信息共享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IDC所做的2014年全球智慧城市预测,2014年全世界智慧城市建设在物联网方面的花费将达到2650亿美元,这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自动识别技术及其应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已成为自动识别技术和产业应用效能最突出、应用前景最广阔的大舞台。

    记者:您认为我国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

   单志广:当前,我国正面临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城镇化问题。我国的城镇化路径、管理体制具有自身的特点,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国外不同。我国城市所承担的功能更多,管理边界更大,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未来10年,我国预计将有超过2亿人口进入城市,而且一半以上是“80后”的年轻一代。

   我国城市亟待解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管理能力不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滞后,人口集聚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趋尖锐等现实问题。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对“人”的服务。要以为民、便民、利民、惠民为根本出发点,促进公共服务更加均等、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智慧城市发展成果。

   客观上,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时期和探索阶段。各地在对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认识不清、长期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推进思路不明、发展模式不力的情况下,如果盲目开工新建大量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势必造成新一轮大规模重复建设、浪费巨额投资、缺乏应用实效、造成信息安全隐患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国智慧城市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创新机制、保障安全,要理性务实、健康有序、可持续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感知以管理、整合以创新、优化以转型,充分利用城市核心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已成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破解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2014年第3期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