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物品编码>>

广西商品条码的质量控制

2014-05-26 09:02: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广西分中心罗丽红/文

   商品条码是商品在国内国际市场流通的“身份证”,其质量与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开展商品条码质量市场调查和条码质量监督抽查是提高商品条码质量的有效手段。

   随着商品条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对条码印制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加强,因此商品条码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广西商品条码质量调查情况

   2013年广西分中心对南宁、桂林、柳州等32个市县共150家条码使用单位的条码符号印制品进行监督抽查,依据GB12904-2008《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T18348-2008《商品条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检验标准,按照参考译码、反射率比、符号反差、符号等级、最小边缘反差、可译码度、空白区宽度、调制比、缺陷度等9个检验项目对本次所抽检的134批次产品进行检验。经检验,134批次中,合格92批次,不合格42批次,抽查批次合格率为68.6%,同比增长23.8%。按行业类别统计的商品条码合格率见表1,检验项目的合格率见表2。

    商品条码质量问题分析

    本次条码符号印制品监督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塑膜材质容易透射光线

   本次抽查的42个不合格批次中,符号等级不符合标准的有17个,占不合格总数的40.5%,主要原因是塑料材质在印刷过程中底色比较浅,造成光线透射,印刷对比度达不到要求。

    多种原因造成译码错误

   本次抽查的42个不合格批次中,有16个批次的条码符号印制品参考译码度不符合标准要求,该类占不合格条码符号印制品的38.1%。造成的原因主要有:(1)条码符号不能满足光学特性方面的质量要求;(2)条码符号中各个条或空的尺寸超差;(3)空白区宽度不够;(4)印刷载体选择不对;(5)印刷条宽的油墨扩散,超出国家标准。

    空白区宽度不够现象较普遍

   本次抽查的42个不合格批次中,有9个批次的条码符号印制品空白区不符合标准要求,占不合格品总数的21.4%。主要是因为企业条码管理人员不了解空白区的重要性而疏于把关,没有参照条码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印制。

    提高商品条码质量的途径

   本次监督抽查合格率比去年上升了23.8%,说明广西区商品条码质量在逐步提高,在设备能力、检测手段、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是条码符号印制品实物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也有部分企业对商品条码的印制质量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些管理层还停留在条码仅限于超市使用的阶段。也有些企业在选择印刷厂时没有考虑条码印刷能力,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要求条码质量。

    为提高商品条码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条码知识的普及和国家标准的宣贯

   加强对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承印企业等用户宣讲条码设计、印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宣贯商品条码国家标准,使他们很好地掌握条码设计、承印等的技术要求,从源头严把商品条码质量关。

    把好条码设计关

   把握好商品条码的设计关,关键是包装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有关条码的标准和知识。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代码结构编制商品标识代码后,掌握好条码尺寸的设计、条码颜色的设计、条码印刷位置的设计。

    把好印刷关

   印刷商品条码符号时,应选择技术力量强,承印水平高,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认定的印刷企业。在批量印刷前,先送印刷同样材料的小样到检验机构检测,合格后才批量印刷,以避免造成经济上的纠纷和损失。

    建立条码检验制度

   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在验收条码印刷品时,要求印刷企业提供该批印刷品的商品条码检验合格证明,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匹配条码检测仪或委托具有条码检验能力的机构,对进厂印刷包装上的商品条码进行检验。

    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在帮扶指导的基础上,各级条码管理机构不仅要做好服务,引导企业正确地使用商品条码,同时还要加强商品条码的监督管理,通过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维护系统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条码质量的提高。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4第三期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