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物品编码>>

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汉信码应用案例

2014-02-12 09:34:45 中国质量新闻网

   用汉信码记录龟鳖生产全过程

   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汉信码应用案例

    黄启成 /文

   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卡”)是国家级龟鳖、乌龟良种场,创建于1987年,以龟鳖、乌龟为主导产业,从事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商品无公害养殖、专用饲料配套、产品深加工、科技跟踪服务等。公司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广东省龟鳖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绿卡生产的龟鳖、乌龟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统一标志,2010年获中国名鳖称号。注册商标“绿卡”201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质量安全追溯化解行业风险

   近几年,水产品养殖行业存在着不少问题,直接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受产业环境制约,绿卡面临着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要解决问题,绿卡认为关键在于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规避疫病风险,就要重点抓生产技术来提高免疫力,抓生产管理以增强其免疫力,完善产地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和开展疫病精准监测研究。化解市场风险,关键在于确保产业链的有序和稳定,实现产销联建,应用水产品可追溯系统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全程监管,实现日常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无缝集成,通过第三方检测维护公平交易,推动优质安全品牌龟鳖的销售体系建设。

    汉信码使质量安全追溯高效易行

   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需要实现产品从生产到物流再到销售各环节信息的可追溯,其信息载体要包含各个环节的信息。从技术角度、知识产权、用户业务需求、数据安全方面考虑,绿卡选择了GS1条码和汉信码作为水产品个体包装的信息载体。在该应用中,汉信码的大信息容量、编码效率高、识读速度快、抗畸变识读能力强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汉信码符号的快速定位与快速识读,完全满足了我国自动化生产线、物流等行业对信息快速采集的需求。

   受操作环境的限制,水产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标签极易被污损和畸变,汉信码码图在污损和畸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识别。

   汉信码作为信息载体,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采集和传递,同时也方便地实现消费者在没有网络和数据库支持下通过手机识读而进行快速溯源。

   汉信码在码制中预留了加密接口,具有极强的加密防伪性能。水产品的产地资料、产品信息以及质检等信息经过加密处理后写入到汉信码中,汉信码中的信息只可读取,无法涂改,不能弄虚作假,从而保证了贴有水产品可追溯标签的产品的真实性和唯一性,提高了产品的防伪性,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在养殖环节,通过对良种亲鳖培育、鳖苗培育及商品鳖的健康养殖进行标准化示范,建立标准化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和追溯体系,形成一整套企业标准,并全程录入水产养殖质量管理APQSS系统,生成可追溯汉信码标识。

   消费者可以通过汉信码溯源。消费者在购买贴有水产专用标签的产品时,可在批发、农贸市场和超市里利用触摸屏扫描汉信码,进行产品质量信息的溯源。水产专用标签中标识有对应的汉信码,可以不依托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数据和网络,利用手持设备和触摸屏扫描水产专用标签上的汉信码,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溯源,实现全程质量管理。系统采用流程编码与属性相结合的编码方式,实现了基于流程的编码自动生成与打印。

   根据无公害水产品定点生产基地情况,绿卡开发专用汉信码标识,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建立产地准出制度;与市场签订联建协议,明确企业主体的法律责任,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基于XMLWeb服务的数据传递技术的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为生产者、检验者、监督者和消费者提供信息交互平台。

    质量安全追溯带来可观效益

   以汉信码为信息载体的水产品可追溯系统有效确保了绿卡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并为绿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卡的养成商品龟鳖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完成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复审扩项,成为广东省省内首家养殖龟鳖、乌龟的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2010年绿卡牌龟鳖被评为“中国名鳖”。涉及的可追溯信息全面,为政府提供了可靠、有效的监管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快捷简易的产品溯源手段,为整体提升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龟鳖行业全面发展,水产品安全生产全程控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绿卡在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和可接受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汉信码作为信息载体,在优质鲜活龟鳖的可追溯方式、方法等诸多难点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汉信码在绿卡的成功示范为汉信码应用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汉信码必将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