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河北省>>

“问题气瓶”异地销售该如何处理?

2008-09-10 08:2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气瓶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该市的钢铁企业A(以下简称A)正在使用由乙市气体充装企业B(以下简称B)提供的35只乙炔气瓶,瓶体均未粘贴充装标签和警示标签,A提供了2008年1月至8月份使用B提供的乙炔气瓶的记录和票据。

   经查证,B已取得乙炔气体充装许可证;B为A提供的乙炔气瓶出厂时确实一直未粘贴充装标签和警示标签;2008年1月至8月份B已累计为A提供乙炔气瓶520只;B对A的销售行为一直由其雇用的甲市一个体户C实施。

    对于如何处理本案,在案审会上大家提出以下几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B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26条“气瓶充装单位负责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充装标签和警示标签”的规定,应由案件发现地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该规定第48条处理B;

   第二种意见认为B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26条的规定,但气体违法充装行为发生在乙市,应移交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该规定第48条处理B;

   第三种意见认为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36条“销售者销售的产品因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的规定,销售行为发生在甲市,应由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该法第54条处理C;

    第四种意见认为,应综合第二、第三种意见,对B、C分别立案处理。

    在此请教各地同仁,本案该如何定性处理。(作者单位: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丰润区分局)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