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四川省>>

巴中质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8-07-14 06:4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上半年,巴中质监局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抗震救灾,埋单过半,任务过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注灾区,救灾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5.12”汶川地震后,巴中质监局党组一班人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措施得力,第一时间组织职工撤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深入企业排查隐患,第一时间上门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该局组建了由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中层干部等27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队,24小时待命;历时18天,对各类在用特种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安全检查,排查隐患21处,发出整改意见书35份,监察指令书7份,有效排除了不安全因素;先后派出技术人员34人次,对9家企业的5800多吨救灾食品和1500件矿泉水开展驻厂监管,为39家企业灾后恢复生产开展现场服务指导;建立了绿色服务通道,开展产品质量免费检测113批次,免费检定周检内的强检计量器具317台(件);制定了《落实“十项举措”抓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方案》和《对口支援方案》,派出6名技术人员和1台食品快速检测车到灾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检测服务工作,为5个重灾乡镇和13家企业的的生产、生活集中用水,提供了鉴定服务。截止6月底,全市质监系统累计向灾区非定向捐款7万多元,定向对口捐赠8万元。

    心系民生,服务地方经济加速推进。

   一是强化服务,为“项目推进年”把好质量关。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上,严格查验施工人员资质,协助产业项目投资单位做好办证准备工作;主动为投产试车产品搞好定型检验服务,协助企业制定产品技术标准,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技术的角度加强储备项目和在建项目的服务与监管,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从源头把住项目质量关。

   二是及早谋划,为迎接产业转移铺路架桥。为迎接沿海产业转移巴中,巴中质监局主动作为,结合省质监局“干部培训年”相关要求,先后选派业务骨干,前往产业转移力度较大的广东、浙江等地学习取经,目前,已分别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依赖型产业转移巴中,做好了生产许可、强制认证和品牌培育等的上门服务准备。

   三是部门联动,继续推进“民生计量工程”。组织开展了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等“四个走进”大型主题活动;与工商部门联合重拳整治集贸市场、超市计量失准等热点问题,还成群一杆“公平秤”,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与农业、建设等部门联手,加强化种子、电线、土特产、水泥的计量监督检查,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余元。

    锐意创新,机关效能建设成效凸显。

   及时把行政效能建设纳入了全年目标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以打造“五最机关”(办事态度最好、办事程序最少、办事时间最短、办事质量最高、办事成本最低)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四风单位”(重实绩、求真务实的工作之风,勤思考、善于创新的学习之风,用能人、公正民主的用人之风,强管理、清正为民的廉政之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6月底,已全面完成“三项”清理,市级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由以前的14项缩减为5项。质监窗口连续4个季度被政务中心评为优秀窗口,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履职尽责,质量监管职能有效发挥。

   一是名牌培育基础实。获得了市政府对名牌工作的高度重视。代政府起草并即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制定了《巴中市2008年名牌培育工作规划》;在巴中电视台开辟了《质监之窗》栏目,专题宣传市八届名牌产品企业;确立了省九届名牌培育对象,并主动开展帮扶指导工作。目前,全市区域产品质量品牌总数达到12个,2个产品已列入第九届四川省名牌产品培育对象。5个七届四川名牌产品实现了品牌提升,市场经济效益凸显。

   二是安全监管把关严。坚持“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安全监管原则,完善了“两个链条(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从种养殖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形成了“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截止目前,全市123家企业办理了145张食品生产许可证,5家企业的8个食品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4种食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质量信誉等级AA级以上企业7家;上半年食品质量抽样平均合格率为78.5%,比2007年平均合格率增长近8个百分点;组织了1次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全市无一例食品和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是标准工作思路新。集中体现在:以会代训立意新、对口帮扶措施新、成果转化领域新。即,改变传统会议模式,采取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等的方式,将监管与培训相结合,现场讨论,现场纠错,现场整改,深受企业和一线监管人员的一致好评;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开展采标、标准化示范项目申报、标准执行等工作;在抗震救灾工作,为企业免费提供相关技术标准十余次;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狠抓先进科技成果的集成配套,架起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的桥梁。上半年,新办证254家,变更187家,换证349家,年检1255家,废止28条。

   四是行政执法成效显。在常规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围绕“四个重点”(重点产品、重点时期、重点对象、重点工程)开展工作,即:以家俱、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电线电缆等6类重点产品为重点,对3家中纤板、胶合板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质量跟踪;查处无标生产家俱厂4家、服装1家、涂料1家,查获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产品货值21万元;以抗震救灾期间的救灾物资质量保障为重点时期,配合民政部门对救灾物资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处无证生产纯净水行为1家,挡获“黑心棉”140床;以维护广大群众利益为重点工作对象,对食品、建材、农资、日用品、加油机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产品进行了5次专项整治,查获7000公斤假冒菜籽油,“黑心棉”床垫145床,取缔了1家“地条钢”生产点,端掉了1个非法生产加工毛肚的“黑窝点”,查获1起涉嫌加油机计量作弊案;以服务重点工程为重点,强化工程产品质量监督,执法人员力挺多方阻力,铁面无私,法不容情,历时两个多月、跨越几省市调查取证,获得了有力证据,坚决查处了通江高坑电站闸门无证生产行为,确保了重点工程项目安全无事故。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580人次,检查生产、销售单位270家,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5宗,其中立案28起,结案28起,现场处罚7起,发出整改通知21份,查处违法货值61.5万元。(作者单位:巴中质监局)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