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上海市>>

促进质量科研自主创新 推进成果产业转化与服务

2008-06-30 09:52: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8年全国质协系统秘书长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一

促进质量科研自主创新 推进成果产业转化与服务

上海市质量协会

   2007年,上海市质量协会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中国质协,以及上海市经委、市质监局的工作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研究当前质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围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创新质量工作,大力开展质量科研,在课题研究、产学研、国际学术交流、专著出版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为加快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贡献。

    一、勇于探索,深入质量管理科学前沿研究

   上海市质量协会一直致力于于质量管理科学前沿研究。2007年上海市质量协会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了“质量链理论研究与运行模式”、“服务接触能力研究”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研究中的两项子课题: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和认证类型与模式智能决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科技部课题都是有理论深度、创新强的课题,上海市质量协会课题组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大力地推动了上海市乃至我国质量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上海市质量协会借助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科研平台,走近企业,与企业进行质量理论研究交流与合作,打造上海质量领域创新基地,带动了上海市企业质量技术创新。2007年,上海市质量协会向中国质协推荐了5个质量技术进步奖申报项目,全部获奖,获奖率为100%,其中一等奖1项,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的《基于六西格玛的企业流程重组及持续改进的研究与应用》;二等奖2项,分别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质量链耦合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卷烟材料采购中的应用》和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研究和运用》;三等奖2项,为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的《质量功能展开结合过程管理在Magnum系列新产品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和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的《运用6 SIGMA 方法,提高计划钢种炼成率》。这些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开展调查与研究,为政府提供服务和决策支持做出新贡献

   (一)配合中国质量协会系统调查上海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研究质量发展对策和措施。为掌握和了解近年来上海企业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在2000年上海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上海市质量协会在2007年8月~10月组织开展了上海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活动。本次调查中,19个区县、20个行业的质量协会根据调查抽样方案组织开展调查,并参照国际通行的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对943家企业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上海企业质量管理的总体水平为三级(即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在服务业中,交通、通信的水平较高,商业等传统服务业相对偏低;在制造业中,生物医药、成套设备、汽车等行业的水平较高,食品、电子、建材等行业相对偏低。从企业性质比较,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水平高于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没有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其管理水平明显偏低。结合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上海市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提高现代服务质量水平,提出要强化服务质量意识、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和为服务质量管理创新加强理论研究;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出要加强企业公共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自我评价机制,和促进品牌建设、提高质量竞争力;三是建设高素质质量管理和技术人才职业队伍,提出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专业人员职业制度、分层次培育和建立质量专业人才队伍等。

   (二)全力投入特殊奥运会规范管理工作。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要“办出上海特色、办出中国水水平、办出国际声誉”的指示精神以及执委会领导对特殊奥运会质量规范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自2005年起我们全程投入了特殊奥运会质量规范管理工作,开展特殊奥运会质量规范管理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的各项接待服务和赛事活动。

   上海市质量协会课题组制订了特殊奥运会质量管理规范,并形成了三大类共19个质量管理程序和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质量规范管理评估记录表》一套13份,设计了《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满意度问卷》一套7份。在特殊奥运会准备期间,课题组共安排740余人次活动现场开展质量管理的现场评估工作,形成活动现成评估记录表520份。在特殊奥运会举办期间,课题组先后安排500余人次前往特殊奥运会19个区县的各活动现场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共发放问卷31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845份(回收率达90.5%,其中72.7%的问卷来自境外人士,总共涉及国家146个),调查信息量54240条。

   课题组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为特殊奥运会的成功进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为上海乃至全国今后举办大型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会后国际特奥会竞赛部部长李?托得先生说:“我经历过多次世界特殊奥运会,本届比赛是表扬最多,抱怨最少的一次盛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质量规范小组工作成员的努力工作与无私奉献。”

    三、以质量创新基地为抓手,推进质量管理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6年起,上海市质量协会陆续与上海移动、上海隧道、市电力公司等3家企业共建质量创新基地,通过产学研的有机运行,取得了一批质量创新成果。

   在2007年的中国国际工博会期间,上海市质协专门举办了“质量创新论坛”,与社会共同分享质量创新成果。论坛分为“热线服务质量管理”、“危机管理”、“现代服务业现场管理”、“质量链管理”四个专题。其中,上海移动根据服务热线“热度”测评,采取梳理内部流程、优化呼叫菜单和排班等措施来提高热线服务质量。上海市金融系统文明办针对年初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银行排队问题等,探索运用“服务接触理论”,构建银行业服务质量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上海市电力公司运用现场服务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上海电力的服务质量,2005、2006年在各行业综合测评中则连续位居榜首;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常洪沉管隧道的施工实践,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并逐步总结出了质量链管理技术。这项创新成果也在史无先例的“隧道原位修复”的上海4号线修复工程中发挥了作用。4号线修复工程的成功被瑞士银行评选为第二大风险管理案例;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质量链管理实践运用表明:质量链管理使卷烟材料采购供应变得“可视”、“可控”。这些成果为创立“服务接触”、“质量链管理”、“危机管理”等创新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也进一步深化了我们的产学研工作。

    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可与赞誉

   为了推动亚太地区质量事业发展。2007年我们受亚太质量组织和中国质量协会委托,承办了第十三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上海市质协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质协、上海市经委、市质监局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体人员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地开展筹备工作,确保了会议的成功举行。筹备期间,我们积极与亚太质量组织联络,确定会议的各项基本议程。专门成立大会组委会办公室,设立秘书宣传工作组、论文与代表工作组、对外联络工作组、会场会务工作组等四个专业组,具体负责国内外嘉宾邀请、学术论文征集等各项工作;开设第十三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工作网站,及时向国内外代表通报大会的组织信息。

   2007年10月18日至20日,第十三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暨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在上海正式举行。会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韩正市长、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为大会发来贺信,中国质协陈邦柱会长、市政府周太彤副市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卓越与和谐”,共设9个专题、11个场次的分会场,90余篇论文在会上交流发表,并举办了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论坛和亚太质量奖企业论成功之道的“CEO论坛”。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伊朗、菲律宾、泰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和中国浙江、江苏、广州、深圳等二十多个省市地区,以及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近400名代表汇聚申城,围绕会议主题展开广泛交流和充分研讨。

   中国质协陈邦柱会长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对上海市质协为落实本次会议所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亚太质量组织主席山·如普瑞先生会后高兴地谈到,会议的成功超出了他的想象,用会议主题“卓越与和谐”来评价这次会议的质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会议质量达到了卓越程度,所有的嘉宾、代表都和谐愉快,感谢中国,感谢上海,感谢你们这个组织。

   总结2007年上海市质量协会的科研工作,我们深切的感到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上海市委、市府,和市经委、市质监局等部门,以及中国质量协会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广大企业的协同配合,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质量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以此回报各界的关爱,为我国质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