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质监部门春季农资打假战果丰硕
查处违法案件161起 涉案货值126.47万元
根据甘肃省质监局近日统计显示,质监部门今年开展以“质监打假进乡村,检测服务到田头”为主题的农资打假保春耕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3月底,质监部门共查处违法案件161起,涉案货值126.47万元。
据了解,在春季农资打假中,各级质监部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周密部署、责任到人,为农资打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质监部门以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查处大案要案为主线,大力开展“打假保优”活动,对生产销售的化肥、农药有效含量、净含量不足和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重点查处。各级质监部门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早计划、早安排,确定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坚持从点到面、点面结合,对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控制。在整治中,各级质监部门积极主动与工商、农业、公安、供销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联查联办,协作打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各级质监部门在严格落实辖区目标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资产品质量预警制度,先后建立了《农资市场跟踪巡查制度》、《农资市场进货索证制度》、《到货登记送检制度》和《农资打假联动制度》等制度。与此同时,各地质监部门还组织执法人员、技术机构和名优企业人员深入农村、乡镇、田间地头,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讲解识假辩假常识,引导群众提高维权意识,鼓励群众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积极投诉举报制售假劣产品的行为。并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对整治情况进行宣传报道。特别是对制售假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公开进行曝光,形成了自觉抵制使用假劣产品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