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从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获悉,省政府近日制定了《2008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提出,今年的整规工作要按照“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下大力气推进“信用甘肃”建设。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要点》提出,首先,甘肃省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其次,以各部门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结合执法需要,逐步建立市场监管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平台,大力培育信用市场需求。另外,建立健全惩戒体系,综合治理失信行为,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强化诚信自律。同时,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组织形式多样、贴近实际、惠及群众的诚信创建活动,普及现代信用知识,提高信用知识水平。组织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打击商业欺诈行为
《要点》提出,要围绕进出口、展会、定牌加工、商品交易市场、印刷复制等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重大案件要挂牌督办,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案要案要联合督办,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和计算机预装操作系统软件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各知识产权执法部门举报投诉网络机制作用,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
在打击商业欺诈方面,甘肃省将继续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以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等领域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为重点,加强对广告审查、监测和发布环节的监管,建立媒体广告发布责任制。以投资、招商、外贸、中介、特种经营、商业促销、汽车和商品房交易等领域为重点,严惩各种形式的欺诈行为。同时,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强化市场监管力度
药品方面,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管,打击虚假申报行为,严格审评审批药品,建立健全药品市场准入和推出制度,全面检查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MP、GSP)执行情况。继续整顿和规范中药材专业市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食品方面,甘肃省今年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阻止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向农村转移,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全面推进农村食品“市场流通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监督网建设,鼓励药品生产批发企业面向农村配送药品,支持零售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
对农资商品质量进行监测,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农机零配件等违法行为的力度,对监测结果进行通报,整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规范经营行为,建立企业档案数据库。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开展定点农资市场创建活动,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农资直供和技物结合。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社在农资购销中的作用。
《要点》还规定,要继续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建材、汽车配件、成品油、酒类、化妆品、手机等行为,以促进甘肃省市场秩序的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