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不断完善,获得“QS”认证的食品企业不断增多,食品企业证后监管工作成了质监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山东省宁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全方位多措施加强食品企业证后监管。
创新模式,强化监管。该局创新“分区、分人、包企业”的监管模式,在内部落实全员监管责任。按照区域监管模式,层层签订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人,每人具体到企业。目前,该局共分五个稽查分局,每个稽查分局管辖30余个企业及小作坊,人均5个企业及小作坊。
注重实效,强化巡查。建立并严格执行巡查制度,掌握产品质量实情,实施动态监管。该局按照食品生产企业的分类进行分类分级巡查。一般按照A类企业每年巡查不少于2次;B类企业每年巡查不少于4次;C类企业每年巡查不少于6次。重点巡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日常监管,强化检验。该局对辖区内的获证食品企业抽检覆盖率必须达到100%,各企业全年委托检验次数至少两次。同时加强后处理工作,发现不合格情况立即整改,后处理到位率达到100%。并视产品不合格情况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实施加严检验。
把握重点,强化年审。证后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年一度的年审。每年年初,该局与各分局签订目标责任状,要求各分局对已获证的企业,除下发获证企业年审须知外,根据获证企业的质量档案,提前一个月通知其办理年检手续。年审采取对企业自查材料进行审核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年实地抽查企业数不少于企业总数的80%。
严格执法,及时回访。除日常监管外,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对有违法行为的获证企业,坚决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同时,回访企业在年度审查、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以及企业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进行整改的情况。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