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浙江省>>

[图文]又见豆腐黑作坊

2008-04-11 06:2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恶劣的生产环境

执法人员捣毁黑作坊锅炉

   3月27日起,浙江省黄岩区质监分局对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被捣毁的多家隐藏在红三、霓桥金村的无证照豆腐加工点进行了“回头看”行动,发现曾捣毁的4家黑作坊死灰复燃。在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对这些黑作坊采取了严肃处理。

    重开,脏、乱、差依旧

   霓桥金村130号是一处低矮的旧式民房,去年整治中被查处过两次并被责令停产整改,生产设备也被查封。执法人员到场时,这里的锅炉正在冒烟。奇怪的是,锅炉底部阀门上的封条完好无损,水从哪里灌进去的?作坊主讪讪地指了指锅炉顶端,原来他“另辟蹊径”,把水管安到上面去了。才走到门口,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黑乎乎的地面上形成了无数的小水洼,黄豆、豆渣、“泡敌”的包装袋四处散落,豆腐笼、豆腐板、水缸、塑胶桶等在墙根凌乱地堆放着,转得正欢的打浆机时不时抖落一些黄白色不明渣状物,污水直接排放到屋子后面的小沟里。

   执法人员指出,这是典型的无证、无照加工的豆腐黑作坊,生产环境不合格、生产用水不合格、黄豆加工不合格,打浆机也根本做不到无菌、清洁生产。

    为何,黑作坊屡除不尽?

   据质监部门执法人员介绍,这些黑作坊都曾多次被质监、工商部门取缔,媒体也对整治事件屡屡曝光,但由于一方面加工人员法律意识淡漠,而且市场管理缺少约束;另一方面豆腐作坊的投资成本低、加工条件要求不高,加之高压打击下,黑作坊的流动性、隐蔽性越来越强,导致黑作坊难以彻底消灭。一家作坊主说,建一个豆腐加工点全套设备费用不过千余元,即使被执法部门捣毁,换个地方或直接在原地上购买一套设备就可以马上生产了。

    购买,请认准“QS”标志

   执法人员提醒市民,“黑心豆腐”对人身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还是比较多的。目前,豆制品已全面实施生产许可证,合格豆制品的外包装上都会有“QS”蓝白标志,且同时印有12位数字编码。希望消费者到超市、正规菜市场购买盒装、袋装豆制品,裸装豆腐、售价过低的豆制品请尽量不要购买。(作者单位:黄岩质监分局)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