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平邑县一位刚刚卖完金银花的花农边数钱边高兴地说:“俺今年和去年一样同是产了300斤金银花,去年卖了5400元,今年却卖了15000多元。多亏咱这里的金银花有了国家地理产品标志保护,俺打算明年扩种2亩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金花、银花、双花、三宝花、忍冬花,属忍冬科植物,是沂蒙山区传统的正宗药材,因主产于平邑县,而被称为平邑金银花。金银花经济价值很高,用途广泛。其茎、叶、花皆入药,具有解毒散热等功能。现代研究证明,其花和叶茎对伤寒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大肠及绿浓杆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医方药剂中用到金银花。
平邑种植金银花已有200年历史,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作为平邑县的四大主导特色产业之一,全县山岭坡面、梯田堰埂、道路两旁,到处栽满了金银花,地堰覆盖面积达35万亩,数量达4500多万墩,年产金银花450万千克,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0%以上,交易量占全国的80%,居全国之首。平邑现有金银花加工企业10余家,主要为金银花茶、金银花保健品、金银花饮料等,年加工能力60万公斤,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500万元,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其中金银花主产区乡镇的农民人均增收1200多元,占年纯收入的50%以上。
金银花这一产品于2007年9月获得国家地理产品标志认证。为保护和引导金银花这一县域主导产业,山东省平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采取“四到位”的方式加大了金银花获国家地理产品标志认证后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是法规宣传到位,采取送法下乡和流动宣传的方式,向生产加工企业和花农不间断地宣传标准化生产效益和质监法规。年初以来,共出动宣传车23台次,189人次深入到企业和田间地头。二是跟踪服务到位。除对全县的金银花生产加工企业定期监督检查外,还对金花的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提供全程的服务。在金银花的采摘季节,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提供金银花的烘干和储存技术咨询。三是联络协调到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了“质监工作要在做好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联络协调作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工作理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生产企业和花农联络产品销售渠道。到目前为止,共为生产企业联系销售厂家4个,销售额达70多万元。四是典型示范到位。在全县金银花生产加工企业中,精心挑选了5家生产流程规范效益较好的企业作为行业样板,定期组织他们交流学习,并利用他们的辐射作用,使全县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整体提高。
目前,平邑金银花及其制品在国内外市场声誉很高,除销向南方诸省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量200吨以上。(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