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湖北省质监局通知,黄冈市黄州萝卜、罗田甜柿、蕲春黄颡鱼、武穴生猪、黄梅乡土枇杷等5个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列为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至此,该市共有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16个。
近年来,黄冈市质监局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以服务为先,以发展为要”的工作方针,在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倾尽全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作为促进全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武穴双低油菜、黄梅优质棉、浠水优质稻、罗田板栗、麻城福田白菊及黑山羊、团风马蹄、黄州无公害蔬菜等8个国家级和英山茶叶、蕲春珍稻、红安地膜花生等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共制修订《罗田板栗》、《英山云雾茶》等农业地方标准89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12项,市、县级地方标准32项,种养殖规范45项,初步建起了由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种养殖规范构成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业标准体系,为全市发展优质、安全、高效农业打下了良好的标准技术基础。
目前,黄冈市共有6个农产品获得“湖北名牌”称号,有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54个,绿色经济增加值过20亿元,为农民人均增收近300元。全市从事标准化种、养、加的农户已达100多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2007年3295元,并以每年超过200元的增幅持续增长。一项农产品成功采用国际标准,在全省是首例。新创2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该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零的突破。标准化对全市农业的贡献率不断显现。
据黄冈市质监局标准化科负责同志介绍,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一是认真研究、部署5个新批示范区项目的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一批新的农业地方标准和种养殖规范,争取全面、顺利完成示范首年目标任务;二是全力开展红安地膜花生示范区建设,着手收集、整理前两年示范建设材料,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验收作好充分准备;三是切实抓好前两年已验收示范区建设、管理,研究建立长效动态管理机制,保持已验收示范效果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四是不断强化罗田板栗、九资河茯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后期保护、标志应用和管理工作,并积极组织申报黄州萝卜、罗田甜柿、红安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探索建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质量兴市、质量兴企工作结合点,为全市优质、安全、高效农业走品牌发展之路开辟新途径,服务全市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黄冈市质监局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