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甘肃省>>

甘肃质监系统2008年3.15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侧记

2008-03-24 09:34: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三月的兰州,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三月的东方红广场,生机盎然,人潮涌动。

   3月15日上午11时许,在欢快、悦耳的歌声中,由甘肃省质监局主办,甘肃省质监宣教中心和兰州市质监局承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协办的甘肃质监系统2008年3.15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在这里隆重拉开帷幕。

   在“共担责任,共创和谐”的主会标下,甘肃省内外近百家名优企业宣传展示自己的产品。中石油第二建设公司等6家企业向全省广大工商企业发出“提供放心满意产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倡议。同时,质监工作人员现场受理消费者的质量投诉,为消费者免费检测商品,并向消费者讲解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的方法。

    质量诚信宣言铿锵有力

   在当天的活动中,中石油第二建设公司代表甘肃省5家知名企业向省内外广大工商企业发出“提供放心满意产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倡议:“我们工商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质量法制观念,树立质量责任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生产经营理念,以历史的使命感勇敢地承担其振兴质量的责任,把质量振兴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依靠创新提升质量,依靠质量打造名牌、依靠名牌促进发展的观念,密切注视、踊跃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质量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档次,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努力争创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和甘肃名牌产品……”

   兰州正大有限公司食品开发部经理妙高宗告诉记者,近年来,兰州正大公司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采用先进技术组织生产,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通过自我技术创新来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有力地提高了产品质量,以质量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为此,正大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狠抓产品质量,为消费者奉献“最安全、最优质、最新鲜”的产品。

   甘肃世纪金徽酒业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打假治劣,构建诚信社会已被各级政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两会”上,铲除假劣、扬荣弃耻、共铸诚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因而,倡导重质量、守诚信对唤起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诚信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兰州移动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赵子河对质量和责任的理解独到而深刻。他说:“如今,3.15已逐步成为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的代表与象征。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3.15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共担责任,共创和谐’,这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翘首企盼的共同心声,更是各级企业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甘肃质监局局长武敬东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主管产品质量的政府部门,在打假维权、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举办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就是为了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质量意识。为此,我省各级质监部门在同一时间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以使消费维权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一个消费者。”

    商品展示争打质量牌

   3.15是消费者的节日。为引导消费者名优产品,甘肃省质监局在今年的3.15活动现场仍然开展了名优企业产品宣传展示活动。早晨8点刚过,从各地赶来的企业便早早地摆起了阵势,采取各种形式宣传自己的产品的质量。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在活动现场的的黄金地段打出了“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的招牌。金威啤酒、雪顿乳业、甘肃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将印有“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宣传画张贴在各自展台前的醒目位置。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品控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从建厂至今,按照“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原则,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把向社会奉献安全健康的食品放在第一位。为此,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及计量管理体系,严把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参加一年一度的3·15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就是向消费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雪顿乳品的质量是过硬的,是敢于接受市场检验的”。

    检测台前人气旺

   在活动当天,几家省级产品质检站把他们的一些便携式检测设备搬到了活动现场。乳制品、皮革制品、纤维制品和金银珠宝饰品等,很快在这些专业技术检测人员的“火眼金睛”前露出了真面目。

   在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台前,一位刘姓的女士拿着一台壁挂炉要求检测人员检验其质量。检验人员从商品的外包装就断定了产品的一些质量问题。

   与其他检测机构相比,省珠宝金银饰品质检站的检测台前人气最旺,不一会儿就接受了30多人次的咨询和鉴定。现场的一位检测人员对记者说,由于多数消费者没有识别金银珠宝真假的能力,一些经销商便大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例如,一些经销商把人工处理的翡翠以天然翡翠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位检测人员提醒消费者,当前一些金银珠宝饰品的经销商往往会拿假的鉴定证书来糊弄人,因而千万要小心,特别是在旅游途中不要轻易购买这类饰品。同时,在购买时要看是否有省级以上质量检测部门的鉴定证书,并最好咨询核实一下是否有该款饰品的质检报告。

    安全消费意识亟待提高

   “以后买产品要先看看质监部门发布的质量信息,看清楚是正规商品后方可购买,省得花钱买个不痛快”。这是一位消费者在活动现场在听完甘肃省质监局监督处副处长张先茂发布的质量信息后表露的心声。

   在当天的咨询活动中,由甘肃省质监局及一些省级专业技术检测机构共同设立的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人们纷纷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质量难题向质监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然而,有相当多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在购买产品时根本不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厂名厂址和QS、3C等质量标志,并且一旦遇到假劣产品时,他们先投诉“婆烦”,根本不到相关职能部门投诉维权。针对这种情况,甘肃省质监局政法宣教处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尽管在每年的3.15活动中,各相关职能部门都会开展大量的质量法规和消费维权宣传活动,但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依然淡薄。

   甘肃省质监局局长武敬东表示,针对这种情况,质监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推动全社会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增强企业的质量竞争意识和质量责任感,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保证消费安全,全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武敬东说:“去年,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在全国两会上,产品质量问题再次受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今后,全省质监系统将借全国‘两会’的东风全面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从源头提高产品质量,坚持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两手抓’,坚持从源头提高产品质量,加快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法制及质量监管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下决心解决一批突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的小作坊,树立一批重视质量、诚实守信的企业典型,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消费的社会环境,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