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由博山区委、区政府组织的电视台、电台、博山通讯、博山网络新闻中心四家新闻媒体,对发展博山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山质监分局进行了综合新闻采访。博山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风春接受采访时表示:2007年,质监分局按照区委、区政府12345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个工作中心,在市局和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1222工程。
一是突出科技提升一条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设施建设。07年底,在职职工全面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该局还投资近100万元建立了汽车板簧、减速机、微电机检测实验室,对380家企业实施三位一体电子监管,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带动和技术标准两大战略。继续加强名牌产品培育、争创力度,全区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11个,山东名牌产品27个,省政府质量奖1个。再一个是大力推动技术标准战略实施,引导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博山区有20多家企业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3家企业参与了国家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9家企业获标准化良好行为,池上桔梗获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树立了博山品牌形象。
三是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在食品方面,全力加强28大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集中开展了查处使用非食用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全面实施了企业和小作坊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对65家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建立了质量档案,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和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食品安全。在特种设备方面,重点对气瓶充装单位、起重机械、小锅炉、危化品罐车、煤气发生炉等进行专项整治,对全区3000台特种设备全部实行网上动态监管,保证了全区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是抓好行政执法和节能减排两项重点。在执法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阳光执法,并实施执法检查预先通告制,把执法重点放在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业政策和发证产品的后续监管上。突出农资、锅容管特、食品、危化品、3C认证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并充分发挥12365质量投诉热线的作用。在节能减排方面,对化工、建材、农药等涉及耗能、水污染企业严格依据标准实施市场准入,与11家重点耗能单位签订计量服务节能目标,组成计量服务队。同时加大民生计量监管,开展民生计量进社区、进超市、进农村活动,对民用四表进行首检工作。
刘风春还强调2008年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以创建“两好一高”机关和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认真、专业、务实的工作态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二是以“质量建设年”为载体,大力开展质量兴区活动,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扶优扶强,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科技含量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创建国家级泵类产品优质生产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完善质量监管体系。1、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2、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3、健全质量巡查制度和溯源体系;4、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5、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实施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6、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