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品质》杂志社共同组织开展的2007年中国手机行业用户满意度调查近日完成。调查结果显示,有25.7%的消费者在一年半以上更换手机,中国消费者手机消费趋于理性。
近年来,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持续上升,普及率也迅速提高。但是,在手机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投诉也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和全国用户委员会系统受理的投诉,近几年涉及手机质量方面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举办手机用户满意度测评活动,目的是引起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对手机质量的关注,也为相关企业改进手机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手机产品的用户满意度,提供来自用户的第一手信息。
据悉,此次手机用户满意度调查活动历时半年多时间,范围包括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21个品牌的产品,调查全部采用面访方式进行,共调查手机用户3500个。调查结果显示,2007中国手机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69.18。
调查结果还显示,手机故障率普遍较高,出现的故障现象主要有自动关机、通话时掉线、键盘失灵、出现黑屏、电池断电失灵等;对销售服务比较认可,但对售后服务不满意,主要是因为维修时间过长、维修价格高、服务态度差;用户选购手机最看重的因素依次是功能、价格、可靠性和电池待机时间;在手机功能质量方面,用户认为最应改进的是总体设计的人性化、主要功能灵敏度、输入方式设计和充电时间。值得关注的是,诺基亚、三星、海信、长虹、CECT五个品牌,用户的感知质量超过了购买前的期望。其他品牌用户对手机的质量感知,普遍低于购买前的期望。
据了解,此次调查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并运用了指数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指标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使调查结果更为科学和客观。
附表:
2007年手机行业满意度测评各品牌满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