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河北省>>

行动迅速 推进有力 效果明显

2007-12-28 00:03: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唐山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侧记

   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战役打响后,据不完全统计,唐山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9421人次,检查各类单位46334家,查办案件1998起,取缔违法窝点467个,受理申诉举报683起。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唐山市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领导重视,严密组织,专项整治开局迅速

   (一)思想上位,贯彻有力。8月29日,唐山市政府即召开全市专项整治会议,部署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全市各级领导要迅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上来,集全市之力,抓好此项专次整治工作,强调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思想认识求深,二是方案措施求实,三是具体行动求快,四是规范整顿求严,五是工作方法求新,六是整治效果求好,坚决打赢专项整治这场特殊战役。为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唐山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质监、卫生、工商、食品药品、商务、农业、畜牧、检验检疫等1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并结合唐山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市政府的严密组织下,9月初,唐山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发区和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部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上级精神得到全面贯彻,为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领导,组织有力。为使专项整治工作步调一致,唐山市做到“四定”、“四勤”。“四定”即定任务、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将每一项任务、每一项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四勤”即勤协调、勤调度、勤督导、勤梳理、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七次调度会,协调整治工作,及时梳理整治难点,并成立了8个由市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副局长牵头的督导组,分片包干对各县区进行督导,以积极的态度调动基层的主观能动性,使专项整治由“抓基层”转变为“基层抓”。在集中整治期间,市政府先后三次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企业进行检查。在市政府领导带动下,各县区党政领导也都亲临一线,参加整治活动。由于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做到组织谋划快,行动落实快,工作部署到位,各项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保障能力到位。

   (三)广泛宣传,发动有力。唐山市把专项整治宣传工作作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来抓,在层层部署、加大执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方位、大范围的宣传活动。一是在各部门的办公场所、生产企业等场所悬挂专项整治宣传条幅750条,张贴公告25万份,营造专项整治活动的社会氛围;二是掀起以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专项整治方案为主要内容的学习高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掌握工作要领,领会工作精神,强化业务水平,为进一步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奠定基础;三是各部门召开以监管对象主要负责人为主的专项整治动员会议,宣传贯彻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和要求,使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明确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如何配合监管部门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四是新闻单位配合整治行动开展宣传活动,设置宣传专栏,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专项整治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各职能部门责任意识大大增强,各企业负责人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明显提高,关注质量、监督质量的群众越来越多。整治期间,共培训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五小”业主13900人次,编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简报》28期,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报道专项整治工作的稿件750篇(件)。

    强化措施,严格整治,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唐山市紧紧围绕省下达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和《实施进度表》要求狠抓六项工作。一是全面排查摸底。利用两周时间完成了对全市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产品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到了数据准确、底数清楚。二是从严整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用足用好《特别规定》赋予的权力,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产品质量问题集中区域进行了快节奏、高强度、大力度的打击和整治,形成了高压态势。三是加强监管。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巡查、回访、监督抽查、建立质量诚信档案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类企业的监管。对小企业、小作坊加强日常巡查与抽查,以防反复。四是注重帮扶。把监管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地理标志保护等措施,对重视质量和守法经营的企业大力扶持和宣传,保护和扶持优质产品和优良品牌,指导小企业、小作坊等重组整合或联合经营,逐步规范提高并实现做大做强。五是培植典型。在全市建设了一批食品放心乡镇、放心市场、放心基地和放心企业,为十个专项整治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和模式。六是以点带面。为了提高整治效率,统一整治标准,规范各种制度,统筹谋划,选准县区树立典型,各牵头部门分别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促进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进行治理,加强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和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的监测,组织各县区进行了异地互检活动,严厉打击农(兽)药“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出现的违法行为。二是强化引导,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健康养殖,完成了36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和31项地方标准的修订,制定了10项畜牧养殖地方标准、10项水产养殖地方标准,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个。三是强化手段,提高监测水平,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畜牧水产品检测中心”,全面开展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等检验检测工作。四是实行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特别控制区和重点控制单位制度,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102个,大型批发市场2个,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生产加工食品、消费品、特种设备、絮用纤维制品的安全整治。一是全力抓好食品安全整治的重点难点。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千百万工程”,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淘汰食品小作坊188家;帮扶具有一定生产条件的261家小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采取分片定责监管方式,全市共划分食品监管区域68个,明确责任人194名,聘请协管员979名,信息员3875名,培训企业化验员853名。二是坚决取缔无证无标生产企业。通过专项整治,取缔无证生产消费品企业11家,取缔无证生产特种设备企业2家,收缴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1家。三是加大对重点消费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工减料和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抽查产品37批次,合格率92%,大型企业合格率达到了100%。四是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等集团采购的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监督检查,对絮用纤维制品和再加工纤维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整治,严厉打击在再加工纤维生产中使用禁用原料脱色漂白等违法行为。经整治,全市91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获得了市场准入资格,并加印加贴了QS标志;280家小作坊,100%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59家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10类消费品生产企业100%完成了建档工作;124家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生产企业,100%获得许可证;未发现黑心娃娃。

   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市工商局严格履行职责,采取以签订责任状的方式保证整治目标的落实,市局“一把手”与机关各处室和各县区局、各县区局与工商所、工商所与经营者逐级签订责任状,明确了工作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并开展“百日大会战”,清理取缔无证经营,共查处无照经营3528户,取缔229户,补办营业执照1627户,整治重点区域155处。全市县城以上市场超市1063家,100%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1131个,100%建立了进货台帐制度。

   餐饮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主要做到“六个结合”:一是把解决餐饮业无证经营问题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相结合,制定了《唐山市食品无证经营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为全面开展餐饮业治理整顿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把解决索证管理难题与完善台帐制度相结合。市卫生局制订了以可溯源为核心的索证、索票、台帐“三项制度”。全市还统一制发了进货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册,统一规定进货时间、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单位等填写方法、原始单据的粘贴方法,做到货证相符,提高了食品原料的可溯源性。三是把餐饮消费专项整治工作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整治工作相结合。四是把专项整治工作与发挥监督队伍和餐饮单位积极性相结合。五是把群众对餐饮单位的监督与卫生执法责任制的落实相结合。六是注意重点突出与坚持综合治理相结合。共整顿餐饮单位3780户,限期改进648户,全市有食堂和县城以上餐饮单位共3780家,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

   药品安全整治。全面开展了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开展注射剂品种生产工艺核查,督促企业自觉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加强质量监督抽验,重点抽查高风险产品和质量可疑产品。专项整治期间,共检查医院78家,对16家药品贮藏条件不符合规定的医院给予警告;检查个体诊所350家,对8家进行了行政处罚,对20家给予警告;检查药品批发企业32家、药品零售企业914家,查处案件90起,捣毁假冒药、械窝点6个,吊销许可证1家;抽检药品138批次,监督违法广告55件,强制下架27个品种。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肉品检验合格证制度,做到一猪一证、证随货走,证货相符。同时在全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统一建立“八项制度”,统一规范使用“五种表格”,确保出厂肉品质量。自9月份以来,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553家(次),查处各类案件32起,收缴私屠滥宰生猪和注水肉、病害肉1227公斤,取消了18家生猪定点屠宰厂的定点屠宰资格。唐山市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88家,县级以上城市屠宰场15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屠宰场73个,进点屠宰率达99%,所有市场、超市、集体伙食单位、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对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开展全面清查,取消了2家对美注册水产企业资格,取消了2家备案养殖场资格,暂停了4家出口企业报检资格,清理处于停产状态企业15家。同时,开展了进出口企业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353家企业467人,召开质量分析会10个,建立企业质量档案393份,签署质量承诺书393份。全市117个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进行了清查;出口食品1883个批次,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唐山市近期没有进口肉类、水果、废物等敏感货物入境。

    巩固成果,总结提高,积极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在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唐山市注重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有机结合,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相继制定出台了《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逐步健立和完善了食品等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投诉受理机制、日常监管机制、大要案件查处协作机制、质量监测机制、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通过四个月的工作,唐山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但专项整治成效需进一步巩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监管工作的方式方法仍需完善。下一步,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继续把专项整治工作引向深入,在进一步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为实现唐山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做出更大贡献!(唐山市质监局)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