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论文>>

关于改进基层工作现状的几点看法

2007-12-20 12:3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自从质量技监系统实施省以下垂直管理后,基层质量技监事业有了迅猛发展。事业基础在日益巩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而且干部队伍也日渐成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很多地方的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期,尽管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对质量技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的基层质量技监工作似乎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因此,如何超越现阶段发展屏障,促进基层质量技监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及今后工作的发展谈一点看法。

  一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和硬件设施水平。要抓好能力建设,就必须抓住人才和硬件设施这两个关键。在人才问题上,不可能脱离现实大批引进,所以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其一是做好岗位人才的资源调查,摸清现有的岗位人才情况,并以当前人才缺口为依据,向上级提出人才引进计划;其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员工,要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和考核等手段,不断提升队伍整体业务能力;其三对于目前急需的高端技术人才,倘若不能通过短期培训等办法解决,不妨考虑采取向社会招聘的办法加以解决。在各种硬件设施建设上,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以本地的产业发展情况为参考依据;第二个问题是对于一些投资较大的仪器设备,不妨以地区为单位制订资源共享计划,从而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优化投资目的。而这个计划一旦落实到位,完全可以促使一个地区的系统硬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拓展与规范并重,不断强化巩固事业基础。如何把握好质量技监工作的导向问题,这就要求各基层部门负责人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在业务资源方面,这一点尤为重要,举例来说,这些年来大家一直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了标准、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对于计量工作总是觉得没有太大的潜力可挖。真的如此吗?计量工作虽然开展起来有很多困难,但并非无资源可挖。别的不说,光电表、水表、煤气表和热能表就大有空间可做,问题在于目前监管体制还没理顺,工作阻力相对较大,所以很多人存在着畏难情绪。但是试想正因为有难度,才需要去开拓。对于一个如此巨大的工作领域,不放手去拓展的话,将是质量技监事业的巨大损失。

  三是摆正执法与服务位置,切实改进工作成效与力度。很长时间以来,关于行政执法与技术服务工作的位置和侧重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关注。在开展基层质监工作的过程中,是执法先行还是突出技术服务,如何掌握两块工作的轻重和程序等,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有一个大的原则是应该注意的,那就是当一个地方的质量管理工作基础非常薄弱,产业质量状况非常混乱,甚至屡有违法乱纪事故出现的时候,采取强硬的工作手段,给不法经营行为以沉重打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而当一个地区的质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规,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基础之后,就必须适当调整工作重点,不能再一味地突出行政执法工作的开路先锋作用,而是应该加强完善技术服务质量,改制裁管理为服务引导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创造和谐通畅的业务关系,促进质监事业与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有鉴于此,经过几年来的事业铺垫之后,当前的质监工作应该将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顺序进行适度调整,将技术服务、技术监督、标准化推广和计量检定等常规业务工作作为整体工作的前沿,改行政执法工作为后续保障,同时兼顾假冒伪劣产品的举报查处工作。

  四是瞄准产业技术前沿,做地方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勿庸置疑,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绝对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事业,它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产业生产的技术监控上。质量技术监督事业更应该凭借自身的业务基础和人才优势,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引导。比如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通常都会面临着技术定位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受信息量、人才和设备的限制,很难对自己的发展作出合理准确的定位。而质监系统由于接触面广,信息获取及时,完全可以对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比如一个产业的最新技术前沿问题是什么?目前最通用和最先进的标准有哪些?进入不同的市场空间需要获取哪些资质和手续,服务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层次,从当前生产水平向适度生产工艺升级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轻易做到的,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是具有巨大价值的建设性信息。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这些服务内容的拓展的话,那企业对质监服务工作的认识应该会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种变低层被动服务为高端技术信息服务的工作模式必将是质监工作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

  五是整合业务资源和工作力量,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和成效。由于质监事业涉及的领域较宽,业务量大面广,加上一直没有什么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所以很多基层局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工作单位分解过多,工作联系不通畅的问题。具体工作中的表现就是各项工作落实人员过于分散,以至于在工作开展中出现了分散现象。这种分散式的工作开展模式不但效率低下,增加了工作费用支出,而且会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因此,针对上级工作要求和各项工作职能,全面整合业务资源和工作力量,变散打式为集约化工作模式意义重大。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一些地方局也正在进行探索和调整,它对节约办公支出,提高工作成效,塑造部门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