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超市中,产自山东海阳的十几块钱一公斤的无公害苹果、无公害白黄瓜正销售火旺。无公害生产让海阳的农产品抢手大市场。
作为“地雷战”的故乡—山东海阳市,独特的土壤气候生长出了品质卓越、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瓜果、农副产品。但由于传统的粗放型的种植经营模式使这些农产品的品质很难保证,在进入市场时经常遭遇种种壁垒。
随着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山东海阳市质监局审时度势,提出了改变海阳农产品价格低、销售难的现状必须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转向了农业标准化,积极推进实施农产品无公害认证,进一步帮助农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抢占国内外市场。
为了推进农业无公害生产,海阳市质监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和乡村果园,宣传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的意义及 申报程序步骤,提高农民参与标准化生产的意识。质监局无公害生产推广人员常年吃住在农村、企业,帮助企业整理生产记录,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指导开发无公害农产品,还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市场信息,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如今在海阳的田间地头、乡村果园,常常会看到带着草帽,穿着黄胶鞋,浑身沾满泥土,指导着农民朋友进行生产的质监人员,大伙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们是“泥腿子”、“草帽子”质监员。
在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指导帮助下,海阳市已先后有24个企业的107种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6个企业申请加盟了“烟台苹果”原产地域保护,培育了一批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逐步确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雷乡”农民成了地道的产业工人,无公害生产每年为“雷乡”农民增收近亿元。(山东海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