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河南省>>

“餐桌经济”成为汝南富民主业

2007-12-06 08:13: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河南省汝南县抓住城乡居民餐桌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品质型”、“绿色型”变化的趋势,帮助农民准确分析、把握市场行情,从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名、优、特种养。目前,全县已引进津优黄瓜、美国无架豆、樱桃番茄等20多个适应不同时令的种植品种,使市民的餐桌一年四季不乏“地头鲜”。

   2005年12月,汝南县被认定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近年来,汝南县质监局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技术标准,大力推广温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等新技术,并指导当地农民结合制定的农业技术地方标准,种植错季、反季节蔬菜、瓜果超过了12万亩。全县仅三门闸、三里店等乡镇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就有4000多亩,菜农年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据悉,三门闸乡的大葱、三里店乡的西红柿、板店乡的萝卜、金铺镇的生姜还得到河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产品畅销郑州、武汉、南京、合肥、沈阳等地,受到城里人的青睐。

   该县质监局还协调农业、畜牧相关部门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着力帮助农民念好“牛经”、唱好“猪戏”、发好“羊财”等。县里加快了猪、牛、羊等畜禽的品种改良力度,大力引进三元杂交猪、西门塔尔牛、波尔山羊、白洛克鸡等优良畜禽品种。品种的改良为广大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力地改善了城里人的餐桌。

   汝南生产的中华绒蟹畅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了港澳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鳜鱼、鲤鱼、鲫鱼、花鲢鱼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颇受欢迎。该县大力发展以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并在官庄良屯、老君庙小方庄等村建立了食用菌开发生产基地。如今,全县食用菌生产专业户3000多户,年户均增收2000元~3000元。

   为增强名、特、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餐桌经济”红红火火,汝南县质监局积极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计划”,自己筹资建立河南省一流的无公害食品监测站,提高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围绕基地生产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服务,并加强无公害产品的申报认证及商标注册工作,为产品申办绿色食品商标。

   目前,汝南县已经拥有三门闸无公害蔬菜等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各类温棚3.5万座,注册了“汝宁”、“天中”、“菜园王”等商标,建立了年销蔬菜4亿公斤、辐射半径达500公里的定点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值15亿元。 (汝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王东 姚新记)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