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浙江省>>

警惕“黑心棉”乘冷肆虐

2007-11-28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天气渐渐转冷,絮棉制品开始走俏市场,“黑心棉”也乘机肆虐。近日,浙江台州路桥质监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一批地下棉絮加工场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其正在准备销售的棉絮内芯是用破旧毛线化纤,布料等边角料加工制成的。这些“黑心棉”看上去根本没有光泽,用手轻轻的一撕就碎。执法人员当场将20条棉絮予以扣押。

   下一阶段,质监分局表示要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上坚决杜绝纱线头等下脚料流入市场。同时,执法人员告诫消费者,“黑心棉”是不法分子利用纺织厂的下脚料、已用医用棉、工业废棉、翻新肮脏的陈棉旧套、医用纱布制成的棉絮。这些棉絮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很容易穿透棉产品的面料漂浮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消费者在购买棉絮产品时,一要看标签:要看标签是否标注有制造厂商名称及地址、规格、型号、产品执行标准号、面料及填充物的成分及含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二要手触摸:优质的棉花色泽洁白,手感良好,轻轻拉开来的时候有一定弹性,而“黑心棉”看上去有杂质,手感粗糙;三要闻味道:“黑心棉”在加工时要经过漂白程序,细闻会有淡淡的酸味。优质棉花燃烧时无刺鼻气味,而“黑心棉”则有明显的刺鼻气味;四要手拍打:对着光源用力拍打,用鼻子闻闻,如有灰尘杂物落下,说明填充物中有问题。(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质监分局李毅汶)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