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福建省>>

福建福州 “四点变化”凸显整治成效

2007-11-13 08:02: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从福建省福州市质监局获悉,11月7日上午,国家质监总局督导组一行四人在王向东组长的带领下莅临福州检查指导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福州市质监局林洋局长在向督导组一行汇报关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过程中指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给福州市带来了的“四点可喜变化”。
   一是食品专项整治的声势真正造出来了。大舆论、大宣传、大声势的情况已经显现,各级政府真正行动起来了,各个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了合力。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成果上,一方面福州市政府“治理餐桌污染”的专项经费已由原来的几个部门平均分配转为大部分向质监部门倾斜,为专项整治的后续监管提供了技术装备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大部分县(市)主要领导的认识深化了,纷纷提出建立县域特色经济的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如连江县政府无偿划拨6亩地,在实验室、设备、基建资金等方面投入500万元用于支持连江县筹建“省级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闽侯县政府拨了万元专项整治经费,支持专项整治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老百姓对食品专项整治的认识提高了。从过去只看食品形状、大小、颜色等外在表现,延伸到更多的关注食品的质量,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添加剂的使用等内在要求。老百姓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对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认可度、关注度、接受程度提升了。
   三是小作坊和中小型取证企业真正对食品质量开始重视了。小企业主原来根本没有索证索票的意识、也没有市场准入的意识。通过专项整治中采取的治理整顿、关停并转等措施,中小企业主已经意识到产品没有质量就很难求生存、求发展。
   四是中小型超市、卖场加强进货把关措施。相对而言,福州大型超市的市场准入意识相对较高,但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型超市、卖场则相对低一些。通过这次专项整治,现在大部分的超市和卖场的准入意识增强了,一些本来很有市场,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由于没有获得市场准入都被各类卖场拒之门外,受其影响,一些企业真正觉醒了,开始逐步认识到走食品市场准入才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林洋局长还指出,通过专项整治取得的这些变化是可喜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小作坊主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改变。《食品安全承诺书》虽然签订了,但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个别取证企业不能持续保持取证时的生产条件,现场管理等比较薄弱。三是部分3C取证企业中重取证、重年检,轻管理现象比较普遍。
   国家质检总局督导组王向东组长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福州市质监局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4个多月来所做的工作以及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方面所做的努力。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