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甘肃省质量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指出,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要把质量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志明主持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汝斌、省长助理夏红民出席会议,各市州质监、工商、农牧、食品药品监督、商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一是要全面强化质量监管。要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手段严格市场准入,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进一步提高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建立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实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二是要加快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要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外先进标准情况,加快制修订地方标准,主要指标要符合国际标准。当前,要重点抓好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三是要坚持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四是要严格依据《食品卫生法》、《计量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五是要集中力量搞好专项整治。要搞好以食品为重点的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着重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单位、食品及与健康安全相关的重点产品进行整治。六是加强舆论和信息工作。要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监管部门要主动发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包括查处问题、改进工作的信息,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徐守盛指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既是一项当前紧迫的重要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任务。做好这项工作,第一,要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活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召开“质量兴市”活动领导小组联系会议,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任,措施到位。第二要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责任意识,走以质取胜之路,创造质量过得硬的名牌产品,增强陇货精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要强化监管措施。各地政府部门要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对本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全责,街道办、社区要对辖区食品卫生安全负责,基层干部工作人员除了本职工作外要当好食品安全监督员、安全员;各市州政府要细化《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并进行量化考核,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要以食品、药品及农资产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为重点,以农村市场、小作坊及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区域进行清查整顿,对于监管中出现的“权钱交易”、提供“保护伞”等现象,要坚决予以惩处。第四要搞好专项整治工作。各级监管部门要担负好监管责任,加强协调配合,提升地区整体质量水平。要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体系建设,深入落实国务院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部署,做好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杨志明副省长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质量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监管措施到位。要迅速落实会议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部署,做好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兰州市政府、平凉市政府、天水市政府、庆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分别就“质量兴市”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食品小作坊监管、加强出口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做了专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