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段时间以来,福建检验检疫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质检总局一系列部署安排,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积极整改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深入开展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努力通过“八抓”达到“八个提高”。
抓源头,提高原料把关有效性。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严格落实基地备案制度,支持种养业者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运用GSP、GAP等管理技术工具,提升食品加工原料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企业原料收购环节审核把关,防止企业虚报原料供应量,搀杂非备案基地原料用于出口加工;开展源头种养过程残留监控,及早消除隐患。建立出口食品源头和加工过程重要安全信息电子数据库,实现出口食品安全信息电子溯源。
抓生产,提高生产环节监管有效性。对出口食品企业进行拉网式清理整顿,坚决取缔一批质量体系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加强出口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督管理,落实备案制度,统一规范备案申请、备案核准和备案上报。将企业出口产品检验情况作为卫生注册准入评审的一项重要依据,使出口注册、源头监管、日常监管、出口检验等环节有机衔接。建立出口食品、化妆品问题核查制度,逐批核查不合格原因并采取整改跟踪措施。
抓检验,提高进出口检验把关有效性。根据源头用药调查、日常监管、出口检验历史、国外检测要求的综合风险评估,确定重点监控项目。开展出口食品检测数据月统计分析,对辖区出口产品检测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并适时调整监管方式和重点监控项目,避免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规范抽样程序和样品保留制度,确保样品代表性。
抓查验,提高口岸查验把关有效性。严格执行出口食品口岸查验临时性措施。强化口岸与产地检验检疫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联动机制,依法严格查处货证不符企业。加强执法稽查,重点打击逃避检验检疫非法出口行为。
抓责任,提高检验检疫人员素质。全面开展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工作质量检查,严格落实工作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人员调整岗位、进行告诫,对涉及违纪违法人员一查到底、严肃处理。通过培训、交流、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一线机构和人员把关和监管能力。
抓帮扶,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依托出口企业HACCP体系管理、实验室检测验证、原料监控、按照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组织生产、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对关键限值的技术分析等,实施能力促进计划。通过建立官方与企业的交流互动机制,对相关企业人员实施持续、滚动培训,对企业安全卫生自控体系的有效性实施官方验证等措施,促进企业自检自控水平的提高。
抓信用,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水平。完善出口食品加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将违法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严格依法实施暂停出口、罚款等行政处罚,直至取消出口资格。
抓协作,提高食品安全工作合力。进一步密切与农业、渔业、海关等部门的协作,合力规范种植、养殖源头农兽药的使用,共同打击伪造、变造、买卖检验检疫证书和印章等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福建食品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扩大出口。(福建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