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检验检疫>>甘肃省>>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07-09-13 13:4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记甘肃检验检疫局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

   外繁种子———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名词。正是这个大部分人并不了解的行业,如今成了甘肃省最具活力的出口创汇和特色农业产业。对外繁种业带动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把甘肃省特色产业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贡献,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甘肃省河西地区的武威、张掖、酒泉三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你能否想象,昔日黄沙漫漫的古道,而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繁育种子基地,繁种面积近4万亩,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主要作物涵盖粮、棉、油料、蔬菜、瓜类、花卉和牧草等32大类,200多个品种,3300多个组合。除此之外,河西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对内繁种基地,仅玉米对内繁种面积就达200多万亩。

   正是外繁种业的蓬勃发展,使甘肃检验检疫局的外繁种子实验室也应运而生。现在,该实验室不仅是甘肃局所属的特色实验室,也是全国质检系统唯一一个专业从事种子检验检疫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多次从进口种子中
  截获危险性病虫害

   实验室坚持以“横向联合科研院所,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技术研发”为原则,制定了主要种子病害的检测方法,实验室运行3年多来,累计截获种子和植物产品携带的病虫害72批,其中病毒性病害5种、44批,细菌性病害3种、25批,真菌性病害2种、2批,害虫1批、1种;2006年从荷兰进口的雏菊种子上截获国家二类危险性病害烟草环斑病毒,2005年从进口开心果上截获二类危险性害虫谷斑皮蠹。以上截获的病虫害,部分经过中国检科院确认,准确无误。

    协助企业维护自身权益

    2006年12月,甘肃某大型种子公司出口荷兰的莴苣种子,被荷兰ENZAZADEN公司检出携带“莴苣花叶病毒(Lettuce MosaicVirus)”。得知此事后,实验室高度重视,组织技术人员和公司相关人员一起对2006年的5批莴苣种子进行了反复验证。检测结果显示,各批种子均不携带莴苣花叶病毒,经过对实验程序、操作流程、仪器工作状态进行全面核实后,坚持自己的检测结果,将检测相关资料传给外方公司,并做好接受国际权威种子检测组织仲裁的准备。2007年2月,荷兰公司经过反复检测验证后,否定了自己的检测结果。此次事件,不仅验证了自己的检测能力,也和外方检测机构进行了技术交流,同时为我国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

    检测技术自主研发初见成效

   自实验室运行以来,一直坚持借鉴国际国内一流检测技术,结合种子带毒、带菌率低,样品处理难度大,容易漏检的情况,从植物病原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建立适合种子快速检测的新技术,目前用于番茄溃疡病的nest-PCR技术已经成熟地运用于番茄种子检测,RT-PCR技术已经成功用于种子携带病毒检测。在国家质检总局、甘肃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可在10分钟内得出结果的田间快速检测技术-胶体金标记法已经研发成功,专门针对种子带毒、带菌低的免疫PCR技术预实验也已经取得成功,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已经成熟,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已经列入未来研究计划。

   该实验室力争在3年内完成对国际种子协会(ISTA)相关种子检测检验标准的吸收采用,检测、科研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同时大力拓展国内种子检测检验业务,占领国内种子检测市场;积极参加国内国际种子组织,5年后在检测、科研水平达到国际相当水平,力争通过国际种子协会检测水平认证。

背景资料

   甘肃检验检疫局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03年,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名,其中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留美博士1名,分子植物病理学硕士、植物真菌学硕士各1名。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其中达到生物二级的实验室为250平方米。还有一个自动控温湿度隔离温室。拥有PE9700PCR扩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SIGMA高速冷冻离心机、THERMO酶标仪、UVP凝胶成像系统、OLYMPUS荧光显微镜、等电聚焦电泳仪等大型仪器设备10余台,辅助小型设备30余台。该实验室承担着全国最大的外繁种子基地———甘肃河西外繁种子基地的出入境种子、种苗的实验室检验检疫任务,检测项目涉及种传细菌、病毒、真菌、线虫、杂草和害虫六大类健康指标和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等质量指标,年检测进出口种子500~1000份。实验室现设细菌组、病毒组、真菌组、害虫组、品质组、杂草组6个检测及科研小组。检测项目涉及植物病毒24种,细菌6种,目前进出口种苗检测检验业务量和检测水平均处于全系统前列。

   由该实验室主持完成甘肃局课题:“番茄溃疡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获2005年甘肃局科技兴检三等奖。参与完成国家质检总局课题:“对外繁种检疫操作规程(SN标准)”,获2005年甘肃局科技兴检二等奖。实验室目前和兰州大学、中科院寒区旱区生物工程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建立了较好的学术交流。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