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检验检疫>>江苏省>>

原产地签证助推苏州外向型经济

2007-09-03 10:4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地方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贸进出口对检验检疫签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州检验检疫局签证人员充分利用政策和专业优势,在产地证签证工作中注重开拓进取,强调理念更新。2007年1月至5月,苏州市(包括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出口总额累计达235.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0%,在出口大幅增长等诸多因素推动下,同期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高达38.34亿美元,为中国制造产品远销海外市场添加了强劲动力。

    普惠制签证为本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多年以来,普惠制签证一直在产地证签证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苏州局平均每年为企业出口欧洲产品签发普惠制证书32000份,为出口日本产品签发普惠制证书9600份。虽然欧盟国家“毕业”政策的影响对普惠制签证数量有所限制,但凭借对该政策多年来的深入宣传贯彻,并随着苏州进出口企业数量和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普惠制仍然对该地区产品出口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日本、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签证量每年仍在以一定比例增长。

   苏州企业在观念上已改变了早期被动申请的状况,2005年以来,每年新增注册企业近100家,其中有不少注册企业来自日益壮大的民营企业队伍,体现出普惠制政策多年来扶持民族经济的成效。普惠制签证为苏州地区出口产品“助航”的事例有不少,如出口吸尘器行业的发展壮大和普惠制的利用密切相关,2000年至2006年,苏州局总计为该地区吸尘器产品签发到欧洲、日本、加拿大、东欧等国家的普惠制证书达39932份,进口国的低关税优惠帮助吸尘器行业有效降低了出口成本,增强了竞争力,使其逐步适应国际市场,为把苏州建成“世界吸尘器生产基地”打下基础。
区域性优惠贸易政策为苏州企业带来出口新契机

   相对普惠制政策的深入人心,区域性优惠贸易政策尚未达到众所周知,仍然是苏州局签证宣传工作的重头戏,为使《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计划的协议》项下的关税优惠尽早为苏州企业所熟知并加以充分利用,签证人员刻苦钻研新政策,多渠道了解苏州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状况,着力搭建与出口企业间的宣传新渠道,除了完善原先传统的窗口宣传形式外,还提出了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要求:通过苏州检验检疫局对外网站、苏州工业园区等多个外网窗口对本地企业进行普及宣传。取得各区各级经济主管部门、招商部门、外商联谊会组织的支持配合,举办检验检疫政策宣传贯彻会,和企业管理人员面对面进行沟通,深入讲解取得进口国关税优惠的新政策新途径。

   利用检验人员和企业接触面广的特点,将该利好政策传递到辖区企业。2004年以来,区域性优惠证书每年签证量成倍递增,2006年,签发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量已跃居全省第一。签证覆盖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阀门产品、化工产品、水产品和食品等多项出口领域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多个国家,成为企业争相问询的检验检疫相关政策之一。

    一般原产地证书为企业出口提供有效身份证明

   作为非优惠贸易政策,一般原产地证明书在享受最惠国待遇、贸易统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苏州局为企业签发一般原产地证明书49676份,同比增长68%。近几年来,一般原产地证签证增长比例平均已超过50%,逐渐成为产地证签证增长的主力。

   签证人员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在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的过程中严格把关。由于苏州地区加工贸易型企业占据比例较大,企业出口产品含进口成分的情况较普遍,签证人员十分注重对签证产品的实地核查,在核查中严格对照我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来确定产品是否具备原产中国的资格,坚决杜绝在中国境内增值不足的产品进入“中国制造”行列,从而对进出口贸易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多次查出企业产品印有虚假产地的行为,对规范诚信出口起到警示作用。

   在一般原产地证书的签发过程中,签证人员对签证产品始终保持专业敏感度,引导企业正确选择签证种类,以保证优惠关税原产地证书的“应签尽签”。

    产地证签证工作紧跟经济发展步伐

   随着苏州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发展,原产地签证数量不断增大,覆盖产品不断增多,签证种类从最初的两种扩展到目前的6种以上,签证形式和内容更为复杂。对此,签证人员充分运用签证手段的信息化和对签证企业的深层次管理来满足企业出口业务的便捷需求。

   签证人员在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中划分出敏感企业和敏感产品,加强分类管理力度,一方面对不如实申报造成不良影响的企业进行严肃查处,加大后续监管;一方面强化服务意识,对高诚信低风险企业采用“通报通签”、无纸化申报、免年审现场审核等便利措施,为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打造签证“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