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8月16日首批塘鱼顺利输往香港之后,截至8月23日,中山已有400多吨优质塘鱼经船运抵达香港。目前,该项工作顺利开展,香港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经过加施检验检疫标识的塘鱼质量安全可靠,受到香港市民的普遍欢迎。
8月15日中午1时,首航加施有检验检疫封识的中食118船由小榄港水出公司码头顺利起航。随后,中食138船与中水出128船也分别从小榄港和中山港起航。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起航的满载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塘鱼及其制品的三艘运鱼船舶,全部加施了完好的检验检疫C1型封识。
从8月16日开始,中山检验检疫局严格执行广东检验检疫局与香港食环署签订的《广东检验检疫局与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关于对供港塘鱼运输工具加施检验检疫封识的协议书》,按照《协议书》的要求,对所有供港塘鱼运输工具(包括车辆和船舶)实施检验检疫封识管理。当日,首批加施有检验检疫封识的中山籍船舶中食118、中食138、中水出128顺利通过香港食环署的查验和验证,近50吨价廉质优的中山鲜活塘鱼及其制品陆续如期出现在香港的渔市,这标志着中山供港塘鱼运输工具加施检验检疫封识工作顺利启动。据中山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介绍,中山输往香港的塘鱼数量一直比较平稳,每天保持在50吨左右,中山塘鱼质量稳定,受到香港市民的普遍欢迎。
中山局高度重视供港塘鱼运输工具加施检验检疫封识工作,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和安排,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施行。中山局主管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曹小茂副局长、动植检科冯云副科长和广东局第八派驻工作组有关领导亲临现场指导、靠前指挥。为了做好加封的相关工作,中山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程序,对加封的程序和要求、出证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预案,以保证该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曹小茂副局长带队,动植检科积极配合,小榄办、中港办领导亲自到现场共同检查加封情况,解决加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亲自给供港塘鱼运输船加施首封。在给运输船加施封条的同时,中山局从8月16日开始,派员到塘鱼出口养殖场,对出口塘鱼的装载车辆进行监督检查,并加施封条。
供港塘鱼运输工具全面加施检验检疫封识工作是广东检验检疫局为进一步加强环节管理、确保供港塘鱼安全卫生质量、经粤港两地政府友好协商制定的重要举措。为了确保这一重要举措的贯彻实施,中山局严格按照上级的相关部署,加班加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领导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动植检科、检务科、中港办、小榄办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步调一致,在打赢这场中山塘鱼质量安全的战斗中,打出了中山检验检疫人的威风和士气。(《中国国门时报》)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