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小麦“磨”出大产业

2007-08-15 00:09: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今日的山东临邑面粉,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蒙古、韩国、俄罗斯等国,前来洽谈业务的客商络绎不绝,生意购销两旺、一派繁荣景象。谁能相信,就在几年前,该县面粉加工企业良莠不齐,全县100余家企业各自为战,群龙无首。这其中的变化,用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话说:是质监部门立下的汗马功劳。

   邑县耕地面积78万亩,粮食年产量56万吨,其中每年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优质麦基地的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0%,总产量常年保持在30万吨,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使面粉加工行业也一度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质量差,家庭小作坊占全部企业数量的一半以上,固守小本薄利,难以做大做强。由于缺少“农字号”龙头加工企业,不但产生“卖粮贱”、“卖粮难”等问题,而且部分小企业容易被异地客户欺骗,造成很大的损失,成为当地政府在发展经济道路上的一块“心病”。

   为引导面粉行为健康发展,临邑县质监局借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之机,从完善监管手段入手,建立健全生产企业电子档案,并多次深入企业调研,摸清了真实情况:全县多数企业存在厂房简陋、家厂不分;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没有质检人员,且食品添加剂使用过多、过滥;品牌意识不强、假冒名牌产品的现象普遍;管理混乱,安全隐患严重。质监人员针对实际制定出以引导、扶持、联合、规范、发展为主,以取缔少数拒不整改的企业为辅的整改方案。在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部分企业按照市场准入的门槛开始了厂房改造,从基础建设到设备更新,从完善工艺流程到建立质量管理系统,企业投资最多的达到30余万元,有的企业通过转产、联合、入股等形式壮大企业实力。

   为了帮助企业尽快完成改造投入生产,质监人员盯在整改现场,实施设备安装,建立管理制度,改造工艺流程,使企业尽快在完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全面投入生产。为搞好面粉加工行业的质量监管,引导企业争创名牌产品,该局还创新工作思路,构筑了“四图”、“四定”、“三进”监管网络,编发了《区域监管指导手册》,建立起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四图”,即制订了面粉企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安全警示图,随时掌握企业生产情况,便于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四定”,即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将全县生产企业按照分布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每个企业都确定专人负责,按规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三进”,即进村、进企、进户,便于质监人员全面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面对面地进行指导。这样,对全县面粉加工企业状况实现了动态监管,每个企业的整治工作都达到了专人负责、多人帮扶。

   目前,全县所有面粉加工企业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其中日处理小麦200吨以上的有18家,1000吨以上的1家,年小麦处理能力达到160万吨,是本县小麦总产的5倍多。面粉加工行业的整治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2006年,临邑县质监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全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

   诚恳的帮扶、一流的业绩,临邑质监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有力地提升了质监部门的形象。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