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河北省>>

关系广大用电户合法权益的案件不能拖

2007-08-11 00:0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7年3月29日,登封农民王世宗一纸诉状将登封市电业公司告上法庭,认为电表的购置费和电表检定费应该由电业公司支付,但电业部门却将这部分费用强加给用电户承担,侵害了用电户的合法权益。此案于2007年6月18日在登封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首例农民状告“电老大”侵权案。(2007年6月20日中国质量新闻网 《全国首例用电户状告电业公司侵权案登封开庭审理》)

   此案若不加以分析,大家可能认为只是一起普通的农民维权案。其实,该案是一起十分有意义的公益诉讼案。正如该案的代理人王凡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登封电业公司强加给登封用电户的费用就达1800余万元,并且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大家可想,按照这种推算,电业部门损害了多少地区用电户的合法权益,涉及多少用电户,侵害财产价值多少?该案于2007年4月2日立案,于2007年6月18日开庭审理。

   随后,《东方今报》记者在采访法院时,法院说七月判决。按照法院的说法,此案选择的应是简易审理程序。200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明确规定,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但从立案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了,仍未见到法院的判决结果。原因何在?是法院的审理水平有限,还是另有内幕。即使水平有限,像这样牵涉广大群众利益的案件也应该提早请示上级法院吧,怎能迟迟不决。假如不是法院的审理能力问题,那就不免让人想到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不是“电老大”进贡了?是不是领导挡驾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原告是一个农民,他有更多的农活要干,耗不起精力、时间和财力。法院是不是与“电老大”利用原告的这些弱点,合谋“算计”,搞“拖延战术”?作为人民的法院,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天职。但愿登封法院能认真履行“天职”,在强大的“电老大”与弱小的农民之间做到公平公正,早日做出令人信服的判决!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