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邑质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乡镇为基础,分片管理,综合执法,全方位服务,落实监管责任”的区域监管责任制,采取“重点监管和全员参与,辖区监管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个出发点。该局在强化区域监管中,把“地方党委政府想办的、企业需要的、群众盼望的”作为工作出发点,站在企业的位置上分析形势,将服务放在第一位,向服务要形象、要效益,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两个制度保证。实施区域监管以来,各区域监管队始终把两个安全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巡查制度,完善企业档案。两个制度以来,巡查特种设备和食品企业800余人次,确保了一方安全。二是坚持汇报制度。定期向政府、汇报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动支持。
三项措施落实到位。一是成立以纪检书记为组长,各区域监管队、各科(室、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服务企业领导小组。每个区域监管机构负责协调本辖区企业,深入开展包括企业人员培训、企业管理、标准、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二是政策扶持,注重服务创新。对新开办的企业,免费提供产品标准资料、有关技术法规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起好步;对开业之初尚不具备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条件的企业,依托部门优势开展委托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三是加强党风行风廉政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树立部门形象。
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事后监管到事前服务的转变。该局根据全市乡镇分布情况、企业数量和经济实力,在全市设立了5个区域监管服务机构,有效地发挥质监部门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变事后查处为事前、事中防范,变被动执法为主动监管,变抽样式为覆盖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关口前移。二是实现全面监管到突出重点有效监管的转变。该局加强从源头抓两个安全的工作力度,对辖区内的企业实施不间断巡查,使生产加工产品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理。三是实现微观管理到宏观监管的转变。采取宣传动员和技术指导的方式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四是实现距离型服务到贴近型服务的转变。该局主动为企业建立质量、标准化保证体系及质量检测体系,提供近距离、一站式服务,方便了企业需求,提高了服务效率。
“1234”的工作思路,使昌邑质监局区域监管工作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把监管与服务完美融合,充分发挥了质监工作的职能优势,与企业一道经营企业,使企业的路越走越亮,质监工作的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