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地头会”让职工尝到了甜头

2007-07-27 00:0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以前,我总觉着自家的红提葡萄管理技术最优,可到伊犁标准化园区一看才知道,差距还真不小呢!我越想越生气,不知不觉两大杯白酒就下了肚,借着酒劲暗暗下决心,今年葡萄管理要不超过国家绿色果品质量要求,俺都不姓杨……”7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农技现场会在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园艺场红提葡萄出口基地举行,参加会议的技术人员和田管能手们争着发言。

   “葡萄丰产增收,关键在田管,合理挂果适量增施磷、钾肥和多元微肥是生产优质商品果的关键。”十三区种田能手杨利民话刚说完,十六区的马新民就接着讲起了自己的“田管经”。“咱吃饭要天天吃,种地也要年年拿钱。大伙都可看到,凡是按连队技术人员要求干的职工,种上20来亩葡萄,哪一年不收入个五、六万块钱。”场长苏冠华补充说。

   八十九团万亩红提葡萄基地与阿拉山口西南51公里处的“三北”防风林地区为邻,土壤以戈壁、红沙为主。前几年,该团刚开始种植葡萄时,没有实施园区买断政策,并且种田还给补贴款,由于责任权利划分不清,职工只想着挣那每亩300元补贴款,田管积极性不高,第一年树给冻死了近一半,有部分职工说“一年栽,两年管,三年不出效益咱就砍。”一时间,种植红提葡萄成为团党委费心、干部熬心、职工烦心的“老大难”产业。

   近两年,该团按生产周期,每15天召开一次田管现场会,让收入高,技术精的“田秀才”现身说法,组织职工代表到外地取经,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施买断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推行承包园区政策30年不变,将葡萄园一包到户,并以法律形式签订合同书,此举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许多职工争着签订合同。

   参加这次现场会的一分场职工周小菊,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葡萄地都是咱自己的了,要不多学点技术,想致富还真不容易,开现场会到外地取经可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