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不久前召开了全国出口食品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对出口食品的安全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湛江局(湛江检验检疫局)在客观分析湛江地区出口食品安全工作的现状和查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既治标、又治本”的原则和“全面强化、重点整治”的工作思路,积极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
近年来,湛江地区出口食品中敏感商品较多,其中涉及水产品、水果、罐头食品和供港澳畜禽等商品,而且湛江地区食品出口还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水产品每年以40%以上的增幅出口,年出口量已达10万吨,其中输美水产品占52%,出口创汇4.76亿美元,水产品出口创汇占湛江外贸出口创汇的三分之一。年出口鲜荔枝和龙眼约100吨,年出口菠萝罐头、饼干等食品近5万吨,创汇近3000万美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湛江菜牛年出口澳门达4210头,占澳门活牛市场总量的80%以上。湛江局结合湛江地区食品出口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了以下十项措施,确保进出口食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
成立进出口食品检验和监管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机构下设水产品与工业食品、动物及其产品、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技术等专业组,负责研究和落实进出口食品安全检验监管的具体措施。
从生产源头抓质量,强化过程监管。重点抓好水产养殖场、果园和供港澳畜、禽场的备案管理,对备案场准入条件严格审核,对备案场的疫情疫病和用药用料等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和监测,对不接受监管或管理不到位的备案场坚决予以取消。积极帮助企业推进“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建立和扩大种植和养殖基地,要求企业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生产,从源头把好原料质量关。
进一步推进电子化监管模式改革,提高把关服务效能,加快食品出口验放速度。在出口水产品企业原有应用电子化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把电子化监管模式延伸至食品生产源头,使其贯穿于从种苗、饲料、种植和养殖到加工、检验、出口的全过程,提高把关服务效能。
从组织机构入手,强化对企业的监管。该局拟在食品监管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科室,抽调或招录责任心强、业务精的骨干专门负责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和出口食品的监装,特别是做好出口美国食品的监装工作,确保货证相符,强化对企业产品出口的监管。
突出重点,加强敏感商品的检验把关。对输往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的敏感商品,特别是近期内出口美国和中国香港的水产品、水果、罐头食品和畜禽,将进一步加大检验和监管力度,做到批批抽样检验检疫合格后才放行出口,并对输美食品实施日报制度。
加强实验室建设,为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把关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该局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特别是加大检测仪器设备投入的力度,重点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建设,争取把其建成全国重点检验实验室。同时,注意加强有关食品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开发更多的安全卫生方面的检测项目。
严格属地管理制度,杜绝异地出口食品未经检验合格就放行的行为发生。对来自辖区外的食品,需凭产地局的换证凭单,经100%开柜查验,货证相符后才给予放行出口,坚决杜绝不检验就放行和跨地区检验放行的行为。加强与口岸局或产地局的信息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和协调处理好。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及时跟踪国外有关动态,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针对不同产品特性和风险,建立和完善一套相应管理制度和规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质量承诺制度和红、黑名单制度。
加强进境食品的检验检疫把关。进一步强化检验检疫人员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进境食品的检出率,扩大覆盖率,狠抓查处率,确保国内的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着重解决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随意性大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健全监管评议考核机制,实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对有过错的监管责任人追究责任的工作制度。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