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经珠海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珠海绿阳菌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重3吨,货值约3万元人民币的金针菇输往香港。这是珠海辖区首批供港金针菇,实现了珠海辖区食用菌供港零的突破。
食用菌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具有较高营养价值。长期以来,珠海辖区仅有少量食用菌供澳,输港方面则是空白。2006年10月,珠海检验检疫局植检处在获悉珠海地区拟新建一家向港澳出口金针菇的生产厂后,该处工作人员立即主动与厂家联系,帮扶企业产品出口。从厂房选址到设施配备,从基地备案、产品质量监控到产品顺利供港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凝聚着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付出和汗水。
过程监管,确保品质优良
在工厂建设之初,珠海局植检处的工作人员就专门去实地调查,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工业污染,检测生产用水的农残及重金属含量,以保证产品外源环境优良。
为保证产品质量,珠海局植检处对企业生产线的技术流程从备料到灭菌、催芽、驯化直至采收包装实行全程监控。对金针菇的生产备料如木屑、米糠、玉米粉等原料进行来源登记,确保原料质量;同时还对其灭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不低于生产标准的60分钟时间;在采菇环节,工作人员对已经准备推向市场的金针菇进行抽查,确保菇体盖径在8—12mm范围之内,菇盖无明显水印和斑点;长度在15cm左右,无黄脚现象。另外,植检处工作人员还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如漂白剂等毒害化学物质的添加,让供港澳的产品达到A级菇的水平。
贴心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帮助企业选址,确保产地外部环境纯净无污染的同时,植检处工作人员还对企业员工进行了技术培训,就原料选配、产品采收、储藏等相关工序进行指导,要求企业依据加工标准和检疫要进行加工,并帮助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植检处还向该家企业提供最新的植物检疫要求,专门印发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供港澳蔬菜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为其及时提供产品出口的相关信息及法律依据。
食品安全无小事,点滴细节严把关
6月19日快下班时,珠海局植检处接到企业通知,当晚有一批数量为3吨的金针菇将输往香港,希望能派员到企业对货物进行最后检查。当天恰逢端午节,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人员却顾不上回家与亲人团聚,而是立即驱车赶往企业。
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发现企业准备用报纸来包装金针菇。他们马上严肃地向企业指出报纸不能作为包装材料,并要求企业更换合格的材料进行包装。为了不耽误金针菇出口,植检处工作人员不顾炎热天气,与企业员工一起将金针菇包装好,并进行铅封。等到这一切完成,金针菇顺利装车已是晚上七点。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供港澳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到港澳地区稳定与发展,责任更加重大。如何确保港澳市场产品供应稳定,品质安全,怎么让港澳居民的菜篮子丰富起来,一直是检验检疫工作的重点。珠海毗邻港澳,是供港澳蔬菜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珠海检验检疫局从加强产地环境、种植基地、生产过程监管入手,严格管理,确保供港澳蔬菜质量安全卫生,同时积极帮扶企业拓展出口市场。2007年1-6月,珠海辖区供澳蔬菜共5543批次、27473吨,同比增长9.86%,在不久的将来,还将会有更多品种和批次的蔬菜走入港澳市场,进入港澳居民的日常生活。(珠海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