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出质监工作与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如何主动寻找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山东省阳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立足自身职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积极实施推行“心坎工程”和“贴心式”服务等系列服务措施,使质监与企业形成了“携手推进,质量振兴,创新发展”的“共同体”。
一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到“三个到位”。他们立足质监工作,以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为任务目标,充分发挥好计量、标准化、质量、特监等职能作用,确保服务意识、服务措施、服务效果“三个到位”,真正做到“知企情、排企忧、解企难”。
二是以服务企业为主线,找准"切入点"。尤其在全县重点龙头企业服务过程中,真正做到“眼明、耳灵、手短、腿长”。眼明:服务大方向上高瞻远瞩,服务个体上明察秋毫。耳灵:广泛收集信息,并注重倾听来自企业的声音,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形成“只要你的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情由我们办”的快速服务形式。手短:坚决斩断"吃、拿、卡、要"之手。腿长:积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三是架起“连心桥”,开通“服务直通车”。在全局积极推行服务企业“零距离”机制,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进行全方位的帮扶。组织“心连心”服务队。只要企业在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等方面有困难,一个电话,“服务直通车”便立即到达现场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是实行“套餐”服务,积极帮扶企业。主要是组织标准化、计量、质检、特监等科室,主动深入企业“联合办公”,从整体上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分析存在的问题,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各项管理体系,帮助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基础性工作的推进和系列化的服务措施,不但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而且该县的名牌争创工作也实现了新的跨越,仅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从无到有,先后分别获得两个"山东名牌"和"山东农产品名牌"。 (邓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