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省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尤溪金柑”和“永安莴苣”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
据悉,尤溪金柑栽培至少已有370多年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尤溪县政府把水果产业列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予以扶持,把建立尤溪金柑基地作为建立名优水果基地的主要目标,并列为优势区域特色农产品进行开发,使尤溪金柑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名果才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县拥有尤溪金柑果园面积10.5万亩,年产量4.1万吨,成为我国五大金柑产区之一。2006年4月,尤溪县启动申报“尤溪金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保护尤溪金柑的声誉、质量和特色,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经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受理和技术审查后,尤溪金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顺利获得通过。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告,尤溪金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尤溪县行政辖区内。
永安莴苣种植也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986年三明市蔬菜办和三明市经作局为了进一步发展蔬菜生产,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蔬菜品种资源,组织农业部门对当地蔬菜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把永安莴苣作为地方蔬菜优良品种收入《三明市蔬菜资源品种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进一步发展莴苣生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永安莴苣的系统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在飞桥村发现变异优良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培育出了“飞桥莴苣1号”优良品种。2006年1月13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永安市八一村时,曾赞扬永安莴苣有特色品质好,是农民奔小康的“致富菜”。如今,永安莴苣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06年全市种植面积近7万亩,实现产值超亿元。
为保证永安莴苣的声誉、质量和特色,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2006年4月,永安市委、市政府决定永安莴苣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历经一年多努力与冲刺,永安莴苣跻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列,成为该市继建宁白莲、尤溪金柑之后,第三项产品获此殊荣。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永安莴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永安市行政辖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