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春天里跳动的质量音符

2007-04-05 00:27: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4月4日,笔者在山东省夏津县农村采访,田间地头处处可看到春水汩汩,人们耕田劳作的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耕生产田野里到处跳动着质量音符,采访之时,笔者记录下几个春天里的镜头。

    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植棉质量

   在南城镇张寨村,县农业局、质监局的技术专家,正在棉田里给农民讲解配方施肥技术要领。棉农徐德厚感慨地说:“以前种地施肥都是盲目用,现在有了施肥建议卡,搞标准化生产既提高了肥力又能保住棉花质量,真是件大好事!”

   夏津县是全国优质棉标准化示范区,预计今年植棉60多万亩。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步伐,入春以来,该县从引导农民测土配方施肥入手,提高棉花品质、质量。农业、质监部门联合开展了标准化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在全县14个乡镇、办事处,选择了能代表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作为配方施肥检测点。通过科学化验进一步摸清了棉田不同土壤养分矫正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棉田肥料配比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该县根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分类制作了施肥建议卡,通过乡镇、办事处的农技推广站分头发放到各个村庄,各村利用村广播广泛宣传指导。同时,农业、质监部门根据重点乡镇、村庄的农民需求,相继开展标准化技术培训。到目前,该县先后聘请省、市和本县专家,举办各类植棉技术培训班60余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8000余人次,发放明白纸30000余份,制作、下发农业科技音像资料3000多张,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该县层层标准化施肥的技术推广,使许许多多的农民明白了使用农家肥料的好处。春耕备播,农民朋友纷纷在提高棉花品质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增施有机肥,以进一步增加植棉收入。农民施肥技巧的转变,也带动了农家肥市场的兴起,交易日益活跃。目前全县每天农家肥的交易量达数百车。

    农资打假唱响了最强音

   “今年老百姓种田,农资方面没有啥不放心的。质监部门替俺们想得很周到。”宋楼镇黄官屯村农民李圣平正在田里浇水,见到笔者高兴地说。他今年准备种植7亩优质棉,所需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都准备齐了。他根据所学的农资质量鉴别知识进行鉴别,所购农资没有一点是假冒伪劣。

   春耕备播之际,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夏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针对当前农资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农资打假行动中以“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查大案”为主线,并突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配件产品等打假重点,严查种子销售及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化肥和农药、无生产许可证的农药和肥料以及农资标识不齐、以次充好和以假充真等违法行为。到目前,该局已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检查相关企业百余家,立案查处10余起,其中捣毁一生产假劣化肥的窝点。

   围绕农资打假,该局确定了100个瓜菜、粮食、棉花等生产重点村庄,深入开展“质监免费检测进乡村、服务农民到田头”的农资打假护农活动。到目前,执法人员已分区划片深入到全县70多个村庄进行了农资质量抽查,免费为农民检验化肥、农药等各类农资产品质量300多次,接受群众咨询5000多人次,此举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村规民约”有了无公害蔬菜规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不但涉及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千千万万种菜农民的利益。随着各地纷纷开始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实行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非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就没有立足之地。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提高农民种菜收入的必然选择。对此,夏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因势利导,在大力推广蔬菜生产标准化技术的同时,把进一步提高农民们的自律意识作为重点来抓。

   该局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形成了把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列入村规民约的共识。到目前,全县菜农积极参与,相互监督,已有30多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将其列入村规民约,靠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成为越来越多夏津农民的一种新时尚。

   谈起这些,银城街道办事处代庄村菜农代尚甫逢人便说:“如今干啥也有个规矩,大家种菜都讲究质量,都受益无穷。”代尚甫去年引进了‘菜都5号’西红柿新品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一亩地的大棚收入近6000元。今年,他决心和全村100多户菜农一起,对照“村规民约”,再打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丰收仗。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