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耕备耕期间,农民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类多、数量大、时间集中,在农资销售的旺季,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把黑手伸向农村,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害农民。为此,贵州省绥阳县质监局开展了以“质监检测进乡村,服务农民到田头”为主题的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活动,利用监督、执法、检测等手段,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帮助农民索赔维权。
在活动中,绥阳县质监局一方面以“质量检测进乡村,服务农民到田头”为主题,把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行政执法打假工作拓展到田间地头,把农资名优产品送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认真开展“三查三防”,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等恶性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抓农资质量。一查生产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委托加工协议、执行标准、产品标识、原材料来源及产品质量等,防止企业无证生产、不按标准要求标识产品或生产成份含量不足的不合格产品;二查企业库房和异地租用库房存储的农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重点核查产品来源、有效期限及产品合格证,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三查产品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是否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是否属于无证产品,是否存在标识欺诈和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不合格的计量违法,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等恶性违法行为,捣毁一批生产假冒伪劣农资的“黑窝点”,重点整治多次涉案的企业,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同时,该局还利用举报投诉与日常巡查等手段,对农资产品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农资整治无死角,重点检查了制售假冒伪劣、计量欺诈、无证生产、有效成分含量、执行标准及原材料产品的进货、生产、成品检验、仓储等环节。此外,还成立了宣传小组,携带农资等宣传资料,深入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乡镇的田间低头,现场受理举报投诉,免费为农民检验检测农资产品,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打假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农资真伪鉴别知识。
据统计,从2月25日开始,绥阳县质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98人次、28车次,对全县的化肥生产企业和15个乡镇的农资生产经营门市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了化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有机肥、复混肥等9个品种,对8个样品进行抽样检验,合格率80%,对不合格化肥进行查处。期间,该局还接受咨询200人次,受理投诉4件,发放资料3000余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维权意识、鉴别力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