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山东省>>

山东博山“执法标兵”义正词严破骗局

2007-03-29 00:04: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3月25日,星期天上午9时许,博山区一家生产减速机企业的杨老板满脸是汗地赶到博山质监分局求助。正在加班的稽查队副队长郭荣星接待了杨老板。

   着急的杨老板还未落座便开了腔:“郭队长,我是咱博山一家减速机生产企业的,前几天发往陕西一个客户的减速机价值7万余元,被人扣住了。今天早晨,有两个自称是陕西××报记者的人打来电话说,我生产减速机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属于违法,如果交3000元钱就可以放货。”年初刚被市局再次评为“执法标兵”的博山质监分局稽查队副队长郭荣星一听事情蹊跷,便稳定杨老板的情绪,商量起对策来。

   被大家称为执法办案以智取胜的郭队长详细询问了杨老板事情的细节、经过后,了解到杨老板的减速机不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生产时不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以无证生产为由扣押减速机是违法的,况且记者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无权扣押产品。想到此,郭队长断定杨老板遇到了骗子,不由分说,他要当场戳穿这场骗局的“鬼把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于是,郭队长找来几名同事商量如何挫败“骗局”。

    20分钟后,郭队长让杨老板拨通了自称是“记者”的电话……

    “你是××报记者吗?我是山东博山质监分局的执法人员,姓郭。”

    “是。”

    “你们是否扣押了山东博山某减速机厂销往你们当地的减速机产品?”

    “对。”
    “你们是什么原因扣押减速机?”

    “因为这批减速机没有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

    “减速机不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你知道吗?”

    “减速机生产不需要生产许可证,那生产减速机的设备应该是生产许可证产品呀!”

    “那也不对,生产减速机的设备根本就没有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

   郭队长一听“记者”的言语,就更加断定了这是一场骗局,便义正词严地说:“作为记者,有舆论监督的权利,而没有行政执法的权利,更没有扣押企业产品和财产的权利,只有公安、法院和工商、质监执法人员才有权依法扣押,请你们依法行事。”

   郭队长在电话中越说越带劲:“你们让企业支付3000元钱,既没有正当理由,又没有法律依据,是不合法的,你们应该马上解除扣押。否则,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你们的法律责任。”

   说到这,听到“记者”在话筒里越发口吃,几秒钟后,接着电话听筒里传来了“嘟嘟嘟……”挂机后的声音。

   3月27日上午,杨老板亲自来到博山质监分局登门道谢,激动地说:“我在陕西被扣押的减速机‘自由’了,钱也没有骗去,多亏了质监部门的解救,你们真是我们企业的守护神!”郭队长作为质监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维护了企业利益,为质监部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