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后,乍暖还寒。山东济宁任城区二十里铺镇一幅幅红火的场景非常惹人眼———连片的无公害蔬菜大棚里,西红柿红得鲜艳,黄瓜青翠欲滴,孟营蔬菜批发市场上,前来收购蔬菜的商户络绎不绝。当地的百姓介绍说,这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我们实施农业标准化带来的新变化。
据介绍,近年来,济宁市质监局带领二十里铺镇围绕创建农业标准化这一载体,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并培育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了一批示范项目,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加大培训,提升农民标准化意识。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办培训班、组织典型户作巡回报告、提供技术指导等形式,使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完善体系,充实载体。围绕小麦、畜牧、蔬菜、苗木四大主导产业,编写了西红柿、黑木耳、西瓜、圆葱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涵盖了动植物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部技术标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后屯养猪基地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实现了品种优良化、饲料配方科学化、消毒防疫规范化和经济核算对比化,使养猪户年人均增收600元。
三是建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增收。济宁华任面业有限公司按照绿色食品小麦的种植规程及面粉生产规程的要求,从小麦选种开始入手,施行“公司+农户”模式,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统一配种,统一管理,从播种到施肥到收获,公司进行严格的监控。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从产品内在质量到产品包装严格,做到不合格的产品绝不出厂,目前该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并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进一步促进了该镇小麦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
目前,二十里铺全镇已培育起西红柿、小麦粉、食用菌、生猪、肉鸭等五大产业群体,销售收入过千万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数量达3个。